专利类型: 中国实用新型
专利权人: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
发明人: 王延锋;史磊;张鹏;董雪梅;潘春磊;王金贺;盛春鸽;刘姿彤;于海洋;冯锡君
专利号: CN201721564872.6
摘要: 一种防治食用菌二次污染的接种棒,它涉及一种接种棒,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食用菌接种棒在高温灭菌时存在快速降温有“涨袋”现象、接菌口朝上有棒被拔出的现象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接种棒下开通通气孔,有效解决快速降温有“涨袋”和接菌口朝上有棒被拔出的现象,在接种棒内放置海绵塞,起到过滤的作用,减少杂菌进入菌袋的几率。使用本实用新型接种棒生产食用菌菌种,能显著提高菌种成活率,减少污染,降低能耗,明显提高劳动效率,是食用菌菌种生产不可缺少的工具。
- 相关文献
[1]诺沃霉素A预防番茄采后灰霉病效果及抑菌谱. 黄大野,高苇,贲海燕,方伟,王开梅,曹春霞,饶犇,刘晓艳,万中义,张亚妮,姚经武,朱志刚. 2018
[2]根瘤菌介入大豆大垄栽培施肥模型与经济效益分析. 马力,吴俊江,王金生,蒲国锋,刘庆莉. 2021
[3]水稻旱晚播“活体病株”接种法的研究及应用. 黄亚清,宋立泉,王海泉,张玉华. 1998
[4]黑穗醋栗白粉病接种试验与种质资源筛选研究初报. 宋德禄. 2006
[5]在接种和施氮胁迫下应用综合等级指数对大豆种质固氮的评价. 窦新田,李新民,李晓鸣,王玉峰,陈怡,杜维广,黄承运,李海仙. 1993
[6]黑龙江省马铃薯纺锤块茎病的研究. 刘卫平. 2014
[7]小麦根际联合固氮菌(固氮螺菌,Azospirillum brasilense)田间接种效果的研究. 窦新田,李新民,李晓鸣,赵洪凯,王子芳,扬一平,赵玉成. 1991
[8]黑龙江省玉米青枯病发生规律及防治研究. 梅丽艳,李莫然,王芊,韩庆新. 1999
[9]食用菌多糖提取技术研究概况. 孙靖轩,王延锋,王金贺,史磊,刘姿彤,潘春磊. 2012
[10]韩国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韩德贤,刘姿彤,史磊,王延锋,盛春鸽,董雪梅. 2014
[11]我国普通和富硒黑木耳及香菇硒含量分析. 孙向东,兰静,张瑞英,金海涛,赵琳,杜英秋. 2021
[12]节能日光温室在食用菌产业发展中的应用. 苏雅迪. 2020
[13]浅析黑河山区的大型食药用菌资源. 吕晓丽. 2007
[14]食用菌漆酶生物学性质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张鹏,王延锋,潘春磊,盛春鸽,王金贺,史磊. 2014
[15]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食用菌中总砷的方法研究. 杜英秋,陈国友,金海涛. 2006
[16]食用菌链孢霉防治. 史磊. 2010
[17]食用菌液体发酵罐制种技术. 姜国胜,张娣,杜萍,王金贺. 2016
[18]水稻育秧大棚二次利用——食用菌高效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 王延锋,柴永山,潘国君,董清山,吕彬. 2015
[19]高速木耳采摘机设计. 郭巍. 2024
[20]大庆地区非耕地棚室食用菌生产技术规程. 刘冰,刘德福,冯鹏,周长军,孙兴容,吴耀坤.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