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类型: 中国发明申请
专利权人: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发明人: 孟庆长;袁建华;陈艳萍;赵文明;郑飞;孔令杰
专利号: CN201210184782.X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甜糯玉米自交系的快速回交选育方法。步骤:1)以紫色糯质玉米骨干自交系JS0582为母本,超甜玉米杂交种晶甜3号为父本,配制成三交种。2)以JS0582为母本,以三交种为父本进行回交。3)回交产生的籽粒采用自交+回交法选择。4)同上,继续采用自交+回交法回交5次。5)选留1穗种植后套袋自交,成熟后选留白色超甜籽粒。自交2代,选择遗传稳定株行,即育成超甜糯型玉米自交系JS0681。本发明解决了如何快速将隐性超甜性状导入普通糯玉米自交系的问题。本发明转育的是隐性胚乳突变基因,采用的是直接连续回交方法,可以缩短近一半的育种进程,提高了育种效率。
- 相关文献
[1]糯玉米自交系通系5的选育·主要特征特性及应用. 黄小兰,孙权星,彭长俊,陈小晖,顾志华,黄昭平,周金凤. 2012
[2]优质高产早熟糯玉米杂交种选育方法研究. 陈艳萍,袁建华,孟庆长,赵文明,孔令杰,郑飞. 2011
[3]优质高产宜迟播晚粳糯镇糯20号的选育. 林添资,孙立亭,景德道,曾生元,余波,钱华飞,李闯,姚维成,盛生兰,周义文,杜灿灿,龚红兵. 2017
[4]10个糯玉米自交系育种潜力分析. 张振良,薛林,黄小兰,赵俊宇,陆虎华,陈国清,郝德荣,冒宇翔,周广飞,石明亮. 2017
[5]苏玉糯1号的特征特性及其二环系的应用. 黄小兰,孙权星,陈小晖,彭长俊,陆冬梅. 2012
[6]苏玉糯1号及其亲本的种质创新利用进展. 黄小兰,薛林,石明亮,陈国清,陆虎华,孙权星,彭长俊,陈小晖,陆冬梅. 2012
[7]糯玉米芽苗期耐盐性鉴定及相关分子标记筛选. 印志同,杨庆华,倪正斌,罗标,卞云龙,王益军,徐辰武,邓德祥. 2012
[8]9个糯玉米自交系主要品质性状的配合力效应及遗传参数分析. 陆虎华,胡加如,薛林,陈国清,石明亮,黄小兰,孙权星,彭长俊,陈小晖,程玉静. 2011
[9]糯玉米种质鲜食品质构成性状的育种潜力测试与评价. 石明亮,郝德荣,黄小兰,赵浚宇,张振良. 2016
[10]基于SSR标记的江苏沿江地区糯玉米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 刘丽君,张丹,薛林,李建,徐辰武. 2011
[11]10个糯玉米自交系穗部性状配合力及其遗传特性分析. 宋旭东,黄小兰,张振良,冒宇翔,陆虎华,周广飞,陈国清,郝德荣,胡加如,石明亮. 2020
[12]32份糯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赵文明,陈艳萍,孟庆长,郑飞,孔令杰,袁建华. 2012
[13]彩色鲜食甜糯玉米新品种苏科糯1804的选育. 左保磊,李杰,陈艳萍,袁建华,赵文明. 2024
[14]青花菜新品种瑞青8号的选育. 秦文斌,戴忠良,吴国平,王建华,张振超,潘跃平. 2013
[15]利用回交转育的方法选育甜玉米杂交种. 黄炳生,张志高. 1993
[16]黑色杂交粳稻的选育研究和利用. 乔中英,黄萌,陈培峰,谢裕林,王建平,朱勇良. 2009
[17]甘蓝型双低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宁A7的选育研究Ⅰ.MICMS双低不育系宁A7的回交选育. 浦惠明,戚存扣,傅寿仲,张洁夫,伍贻美,高建芹,陈新军. 2001
[18]青贮玉米的育种目标与育种方法探讨. 石明亮,朱国强,陈桂银,薛林,胡加如,印志同,陈国清,陆虎华. 2005
[19]早熟优质糯玉米杂交种苏玉糯2号的选育及应用. 陈国清,陆虎华,薛林,黄小兰,石明亮,印志同. 2006
[20]江苏糯玉米品种选育与推广应用. 陈建军,黄小兰.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彩色鲜食甜糯玉米新品种苏科糯1804的选育
作者:左保磊;李杰;陈艳萍;袁建华;赵文明
关键词:甜糯玉米;苏科糯1804;选育
-
江苏省夏玉米新品种苏科玉218选育研究
作者:郑飞;孔令杰;孟庆长;崔亚坤;刘瑞响;张美景;袁建华;陈静;陈子恒;赵文明;陈艳萍
关键词:玉米;育种;苏科玉218
-
鲜食糯玉米杂交种对花粒期高温的响应及耐高温性评价
作者:赵文明;崔亚坤;张美景;孔令杰;郑飞;孟庆长;刘瑞响;袁建华;陈艳萍
关键词:鲜食糯玉米;花粒期;高温胁迫;耐高温系数;综合评价
-
鲜食糯玉米适宜采收期与籽粒含水量分析
作者:杨明花;刘强;冯国瑞;廖必勇;达吾来·杰克山;彭云承;布阿依夏木·那曼提;陈艳萍
关键词:鲜食糯玉米;干物质积累;籽粒含水量;采收期
-
江苏省鲜食玉米产业发展现状调研与分析
作者:赵赫;赵文明;崔亚坤;孔令杰;孟庆长;刘瑞响;张美景;陈艳萍;戴廷波
关键词:鲜食玉米;产业现状;生产技术;技术需求
-
彩色鲜食甜糯玉米新品种苏科糯1804
作者:左保磊;李杰;陈艳萍;袁建华;赵文明
关键词:
-
黄淮海区高产稳产玉米新品种苏科玉076的选育和策略分析
作者:郑飞;孟庆长;孔令杰;崔亚坤;陈静;陈子恒;张美景;刘瑞响;赵文明;袁建华;陈艳萍
关键词:玉米;苏科玉076;杂种优势模式;两杂融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