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类型: 中国发明申请
专利权人: 山东亚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发明人: 王印庚;陈炳见;荣小军;郭伟丽;张正;刘永才;宿斌;蔡亚娜
专利号: CN201510257162.8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愈率高刺参腐皮综合征的中药制剂,包括下述重量份的成分:穿心莲25‑35份、金银花15‑25份、黄芩15‑25份、五倍子25‑35份,白花蛇草3份、蒲公英5份、地丁4份、败酱草3份、土茯苓2份、野菊花5份、山豆根2份、苦参3份、天葵子4份、车前子3份、大腹皮4份、灯心草4份、白及2份,藕节3份,刺猬皮2份。本产品的优点:与普通药物相比较,本药剂的成本减少40%,用量减少60%,治愈率能提高20‑25%。添加本发明的产品喂养的刺参,营养成份含量提高。本产品为生物利用率高,添加量小,拌铒投喂,使用方便。
- 相关文献
[1]养殖刺参“腐皮综合征”致病菌——灿烂弧菌的原位杂交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王印庚,荣小军,张凤萍,王岚,廖梅杰,邹安革. 2013
[2]应用PCR方法检测刺参腐皮综合征病原——灿烂弧菌. 张凤萍,王印庚,李胜忠,荣小军,廖梅杰,张正. 2008
[3]养殖刺参腐皮综合征2种致病菌间接荧光抗体快速检测方法. 王印庚,谢建军,荣小军,廖梅杰,张正. 2010
[4]刺参池塘养殖系统中1株副干酪乳杆菌的分离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李彬,王印庚,廖梅杰,张永刚,荣小军,王锦锦,于永翔,张正,宁鲁光. 2021
[5]老化参池刺参腐皮综合征致病原的分离与鉴定. 黄华伟,王印庚,陈霞,张凤萍. 2010
[6]养殖刺参腐皮综合征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张春云,王印庚,荣小军. 2006
[7]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大水面养殖池塘环境中优势益生菌筛选及其特性分析. 杜佗,李彬,王印庚,廖梅杰,王金燕,刘志轩,王诗欢. 2017
[8]一株引起刺参“腐皮综合征”的蜡样芽孢杆菌. 骆艺文,郝志凯,王印庚,曲江波. 2009
[9]低温期养殖刺参腐皮综合征的发生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 黄华伟,王印庚,陈霞,张凤萍. 2011
[10]夏季保苗期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腐皮综合征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致病阈值. 张文泽,王印庚,廖梅杰,荣小军,李彬,张正,李华,范瑞用. 2015
[11]几种消毒剂对养殖刺参“腐皮综合征”主要致病菌杀灭试验的研究. 王友涛,王印庚,张国兵,陈霞. 2008
[12]刺参腐皮综合征病原灿烂弧菌检测探针的制备及应用. 王印庚,张凤萍,李胜忠,陈霞,崔玉龙. 2009
[13]刺参养殖池塘中一株植物乳杆菌的分离及其生物学特性. 张永刚,李彬,王印庚,王金燕,廖梅杰,张正,宁鲁光,范瑞用. 2019
[14]养殖刺参保苗期重大疾病“腐皮综合征”病原及其感染源分析. 王印庚,方波,张春云,荣小军. 2006
[15]中草药对刺参腐皮综合征病原菌的体外抑菌试验. 王印庚,冷敏,陈霞,荣小军,廖梅杰. 2009
[16]渡夏期养殖刺参腐皮综合征的发生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 Huang Huawei,黄华伟,Wang Yingeng,王印庚,Chen Xia. 2011
[17]养殖刺参腐皮综合征两种致病菌Dot-ELISA快速检测. 谢建军,王印庚,张正,荣小军. 2007
[18]聚乙烯单丝产品质量现状与分析. 刘根鸿,柴秀芳,石建高,汤振明. 2011
[19]南极磷虾产品研究及发展趋势. 刘勤,刘志东,陆亚男,李励年,王茜,周雨思,阮雯. 2014
[20]刺参体腔液穿刺抽取后细胞恢复过程的初步研究. 廖梅杰,王印庚,郝志凯,荣小军,陈贵平,陈霞. 20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