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类型: 中国发明申请
专利权人: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发明人: 马成英;陈维;苗爱清;曾斌;庞式
专利号: CN201710481334.9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摇青机及茶叶的摇青方法。该摇青机包括机架、摇笼、旋转门、锁紧组件和驱动控制机构;摇笼可转动设在机架上,摇笼具有进出料口和容置腔,旋转门设在摇笼的外侧,旋转门上设有限位孔,摇笼能够相对于旋转门转动以使旋转门封住或打开进出料口,锁紧组件包括弹性碰珠锁和电磁开关器,驱动控制机构包括转动驱动装置和控制器,转动驱动装置与摇笼连接以用于驱动摇笼转动。使用该摇青机进行茶叶摇青时,在控制器的控制作用下,将电磁开关器和弹性碰珠锁相配合可分别在暴露进出料口时和封住进出料口时均能够实现摇笼和旋转门的锁紧,进而实现自动开关旋转门,实现自动控制上下料和摇青的工艺过程,提高生产效率。
- 相关文献
[1]快大型与矮小型优质种鸡蛋重与早期生长规律的分析. 马杰,陈鹏,李春雨,李娅兰,瞿浩,聂芳琪,杨纯芬,舒鼎铭. 2008
[2]鼠茅草间作对茶园土壤及茶叶品质成分的影响. 陈义勇,黎健龙,周波,吴小敏,崔莹莹,冯少茂,胡海涛,唐劲驰. 2023
[3]茶叶抑制肥胖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细胞生物学机制. 孙世利,凌彩金,潘顺顺,苗爱清. 2011
[4]高花青素茶树新品种'丹妃'. 王青,倪尔冬,方开星,秦丹丹,潘晨东,王秋霜,李红建,姜晓辉,李波,吴华玲. 2023
[5]不同季节翠玉品种茶叶香气组分的GC-MS分析. 赖幸菲,庞式,李裕南,徐平,潘顺顺. 2014
[6]茶饼病病叶表面微生物多样性及病害真菌的分离鉴定. 陈义勇,周波,黎健龙,唐颢,崔莹莹,吴文浩,刘嘉裕,唐劲驰. 2023
[7]基于化学计量学分析堆青时间对白茶香气的影响. 陈维,曾斌,苗爱清,王雯雯,祁丹丹,庞式,马成英. 2018
[8]高茶氨酸茶树新品种'粤茗5号'. 方开星,秦丹丹,潘晨东,姜晓辉,李波,王秋霜,倪尔冬,李红建,王青,吴华玲. 2023
[9]高香型茶树新品种'粤茗4号'. 潘晨东,秦丹丹,方开星,姜晓辉,王秋霜,倪尔冬,李红建,王青,李波,吴华玲. 2023
[10]茶树新品种'粤茗1号'. 潘晨东,方开星,秦丹丹,姜晓辉,李波,李红建,王秋霜,倪尔冬,王青,吴华玲. 2023
[11]高香红茶新品种'粤茗7号'. 方开星,秦丹丹,潘晨东,姜晓辉,李波,王秋霜,倪尔冬,李红建,王青,吴华玲. 2023
[12]高香型茶树新品种'丹霞8号'. 秦丹丹,方开星,潘晨东,姜晓辉,李波,王秋霜,倪尔冬,李红建,王青,吴华玲. 2023
[13]茶叶追溯技术研究. 凌彩金,刘锦新. 2013
[14]地方特色小种类茶产业发展策略研究——以梅州客家茶为例. 周波,黄秀鑫,黄海英,林新,肖丽红,邹镱,操君喜. 2017
[15]水稻育种的方法和手段. 罗小忠,郭樱花,叶菊华,吴亚辉,黄愉光,陶星星,苏彬峰. 2020
[16]乌龙茶审评方法研究概述. 赵超艺,王秋霜,卓敏,凌彩金. 2009
[17]植物功能基因组研究主要方法在茶树上的应用. 乔小燕,陈栋,李家贤,吴华玲,黄华林,何玉媚,晏嫦妤. 2012
[18]微生物除臭剂的研究进展. 容达德,杨琼,刘吉升,邢东旭,李庆荣. 2017
[19]家禽抗病育种研究进展. 刘定发,杨冬辉,舒鼎铭,杨纯芬. 2004
[20]饲料品质分析过程的控制. 何绮霞.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