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类型: 中国发明申请
专利权人: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发明人: 赵建;陈昆慈;朱新平;罗青;上官清
专利号: CN201710512048.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用于乌鳢遗传性别和超雄鱼鉴定的SNP标记,所述SNP标记为SEQ ID NO:1~SEQ ID NO:3所示的核苷酸序列的第82位,其碱基为T/T、C/T或C/C。该SNP标记能鉴定乌鳢遗传性别和超雄鱼,还公开了可用于乌鳢遗传性别和超雄鱼鉴定的SNP标记的引物对,以及鉴定乌鳢遗传性别和超雄鱼的方法和SNP标记在乌鳢遗传性别和超雄鱼鉴定中的应用,该引物对能扩增待测样品的基因组DNA,可鉴定遗传性别,并将伪雌鱼与普通雄鱼后代家系中超雄鱼鉴定出来,该方法简单快速且准确率高。
- 相关文献
[1]5个乌鳢群体的SLAF测序及群体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分析. 张晋,刘海洋,崔同心,欧密,罗青,费树站,陈昆慈,赵建. 2024
[2]一种乌鳢与斑鳢线粒体PCR-RFLP鉴定方法. 董传举,张松皓,陈坤慈,宋迎楠,徐鹏. 2014
[3]雌雄乌鳢可食部分主要营养成分的比较分析. 姜巨峰,韩现芹,傅志茹,孟一耕,李文雯,谢刚,孙志景. 2012
[4]乌鳢营养评价与加工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陈胜军,路美明,相欢,薛勇,黄卉,李来好,胡晓. 2023
[5]饲料能量和维生素B_6对乌鳢生长和蛋白质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王桂芹,李子平,牛小天,芦洪梅,韩宇田,赵朝阳. 2011
[6]不同地理群体乌鳢线粒体DNA控制区结构分析及遗传多样性. 董新培,穆淑梅,周楠,康现江,罗青,白俊杰. 2014
[7]SSR-BSA技术对乌鳢性别差异标记的初步筛选. 刘改艳,陈昆慈,郑光明,朱新平,赵建,徐鹏,孙效文. 2011
[8]斑鳢、乌鳢及其杂交种形态差异分析. 刘苏,朱新平,陈昆慈,赵建,潘德博,李凯彬. 2011
[9]不同养殖品种池塘化学耗氧量(COD_(Mn))变化趋势及环境影响因素. 杨婉玲,赖子尼,刘乾甫,曾艳艺,帅方敏,王超,高原,庞世勋. 2014
[10]乌鳢群体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分析. 周伟,高天翔,王俊,宋娜. 2017
[11]乌鳢诺卡氏菌病的组织病理学. 常藕琴,石存斌,潘厚军,付小哲,吴淑勤. 2008
[12]鄱阳湖凶猛性鱼类鲶和乌鳢对克氏原螯虾幼体的捕食选择性研究. 赵明光,陈建华,冯广朋,王海华,张燕萍. 2024
[13]诺卡氏菌病的防治. 谭爱萍,罗理,姜兰. 2011
[14]斑鳢、乌鳢及其杂种细胞核DNA流式含量分析. 段爱丽,陈昆慈,张新铖,李伟,朱阿莉. 2014
[15]高密度草鱼和乌鳢养殖围隔沉积物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张植强,魏南,余德光,谢骏,王广军,龚望宝,郁二蒙,李志斐. 2016
[16]斑鳢、乌鳢及其杂交种遗传差异的AFLP分析. 刘苏,朱新平,陈昆慈,赵建,潘德博,李凯彬. 2010
[17]月鳢生物学及繁养殖技术. 吴锐全,卢迈新,肖学铮,黄樟翰,谢骏. 1999
[18]响应面优化QuEChERS结合UHPLC-MS/MS法测定乌鳢肌肉中四环素类抗生素. 李丽春,刘书贵,林嘉薇,尹怡,郑光明,赵城,马丽莎,单奇,戴晓欣,魏琳婷,周豪. 2023
[19]饲料能量和维生素B_6对乌鳢生长和蛋白质合成与调控的影响. 王桂芹,李子平,牛小天,芦洪梅,韩宇田,赵朝阳. 2011
[20]乌鳢IL-1RAcP的分子特征及其对两种病原菌感染的免疫应答. 李冬琦,崔正伟,赵飞,邓玉婷,谭爱萍,黄志斌,姜兰.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