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类型: 中国实用新型
专利权人: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发明人: 贾晓平;蔡文贵;周艳波;陈丕茂;陈海刚;马胜伟
专利号: CN201020558239.8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人工鱼礁诱集试验的自动监测与连续拍摄装置,包括水下摄像头、视音频信号传输电缆、照射光源,至少两条用于连接照射光源的电源线、电源插座、变压整流调节器、防水罩、用于固定水下摄像头和防水罩的固定支架、用于处理视音频信号并控制水下摄像头拍摄时间的电脑控制终端;其中,水下摄像头通过视音频信号传输电缆与电脑控制终端相连,照射光源通过电源线连接变压整流调节器一端,另一端由另一条电源线连接电源插座供电,监视器与电脑控制终端相连。本实用新型适用于人工鱼礁诱集试验过程中进行自动监测并连续拍摄,操作简单,图像清晰,对试验生物无干扰,保证试验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 相关文献
[1]水产养殖投饵控制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韩世成,曹广斌,陈中祥,蒋树义,屈应洁. 2009
[2]轮虫高密度循环水培育装置的研究. 宋德敬,王秉心. 2005
[3]国内外拖网减少副渔获物的研究进展. 陈晓雪,黄洪亮,陈雪忠. 2007
[4]渔港与渔场工程领域科技发展趋势. 孙龙.
[5]人工鱼礁基本设计与礁区管理的初步研究. 王磊,唐衍力,黄洪亮. 2011
[6]建设人工鱼礁 保护青岛近海资源环境. 关长涛,郭学武,陈聚法,王清印. 2004
[7]大亚湾海洋牧场生物资源养护效果评价. 李纯厚,贾晓平,齐占会,刘永. 2011
[8]基于稳定性分析的人工鱼礁礁体优化设计. 刘健,张硕. 2011
[9]人工鱼礁的研究进展. ^A马海有^B1%^A郭亦萍^B2%^A汤振明^B3%^A茅利生^B4%^A庄平^B5. 2004
[10]深圳杨梅坑人工鱼礁区投礁前后大型底栖动物种类组成的变化. 斯广杰,陈丕茂,杜飞雁,陈勇,贾晓平. 2010
[11]人工鱼礁附着生物在海洋牧场构建中的作用及研究现状. 李真真,关长涛,公丕海,王腾腾,刘超,李梦杰. 2014
[12]天津近岸人工鱼礁区砂壳纤毛虫的群落结构. 马超,于莹,侯纯强. 2015
[13]等边三角型人工鱼礁礁体结构设计及其稳定性. 郑延璇,梁振林,关长涛,宋协法,李娇,崔勇,李强,郑富强. 2014
[14]人工鱼礁生态系统碳汇机理及潜能分析. 李娇,关长涛,公丕海,崔勇,黄滨. 2013
[15]渤海湾天津近海人工鱼礁实施效果初步研究. 孙万胜,刘克奉,李彤,白明,张萍,马丹,张玲,董学鹏,于洁,李艳霞. 2015
[16]人工鱼礁流场效应的数值模拟与仿真研究. 崔勇,关长涛,万荣,李娇,黄滨. 2009
[17]天津大神堂海域人工鱼礁区游泳动物群落特征变化. 郭彪,于莹,张博伦,房恩军,高燕. 2015
[18]天津近岸海域实施人工鱼礁建设浅析. 殷小亚,乔延龙,王群山,宋文平,刘玉. 2013
[19]人工鱼礁模型和大型海藻对许氏平鲉和大泷六线鱼幼鱼的诱集作用. 刘鸿雁,吕洪斌,张沛东,李文涛,张秀梅. 2018
[20]天津大神堂人工鱼礁区生态养护效果的初步评估. 于洁,王宇,房恩军,张博伦,王群山.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海洋牧场人工鱼礁生境营造的生态学理论框架探索
作者:袁华荣;章守宇;林军;冯雪;汪振华;佟飞;王凯;陈钰祥;陈丕茂
关键词:海洋牧场;人工鱼礁生境;目标物种驱动;结构与功能;规模与效应;理论框架
-
基于ANN的水下机械臂仿真控制策略研究
作者:唐宇;马胜伟;马振华;吴洽儿;杨兴泽;王绍敏;黄应邦
关键词:机械臂;神经网络;滑膜控制;自适应
-
渔业声学频差技术在广西银滩南部海域海洋牧场渔业资源评估中的应用
作者:陈国宝;程高;牛麓连;邹建伟;于杰;陈丕茂
关键词:海洋牧场;人工鱼礁;渔业资源评估;渔业声学调查;频差降噪技术
-
磺胺甲噁唑对绿藻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其潜在毒理学机制
作者:熊倩;田斐;刘芳;张林宝;张喆;陈海刚
关键词:磺胺甲噁唑;微藻;毒理学机制;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生物大分子变化
-
海洋微生物对C40混凝土耐腐蚀性能的影响
作者:陈海燕;潘美诗;潘子烨;陈丕茂;余景
关键词:C40混凝土;硫酸盐还原菌(SRB);铁细菌(IOB);氯离子扩散;交流阻抗谱
-
基于综合生物标志物响应法的渔港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
作者:刘倩;刘永;张林宝;陈海刚;张喆;田斐;王学锋
关键词:渔港;重金属;翡翠贻贝;生物标志物;IBR指数
-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海洋环境因子对南海鸢乌贼的影响
作者:廖祖军;王学锋;周艳波;张磊;吕少梁;吴洽儿;董建宇;马胜伟
关键词:鸢乌贼;电子渔捞日志;结构方程模型;海洋环境因子;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