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类型: 中国发明申请
专利权人: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发明人: 李传华;王海孝;宋晓霞;陈明杰;汪宏;张劲松;鲍大鹏;沈学香;奚莉萍;冯爱萍;张勇;傅连军;汪俊
专利号: CN201510593514.7
摘要: 本发明属于野生蘑菇菌丝分离纯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野生巴楚蘑菇菌丝的分离纯化方法,首先将野生巴楚蘑菇组织或弹射的孢子于PDA培养基上培养6‑8天获得杂合菌丝;然后取杂合菌丝于特色培养基上培养7‑10天,获得单一的纯合丝状菌丝;挑取该纯合的菌丝转接到PDA培养基上培养6‑8天即可。采用改良的CTAB法提取纯化后的DNA,并进行ITS序列测序,得到的序列和已知的巴楚蘑菇子实体的ITS序列进行比对,序列相似度达99%以上,为人工培养巴楚蘑菇奠定了基础。本发明提供的野生巴楚蘑菇菌丝的分离纯化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易于操作、纯化性高、纯化精确、易于准确鉴定的特点。
- 相关文献
[1]草菇子实体蛋白酶的分离纯化及其酶学性质. 李治平,陈明杰,王耀冉,宋盼盼,常婷婷,黄波,赵妍. 2021
[2]巴楚蘑菇学名考证. 李传华,张明,章炉军,徐珍,谭琦. 2012
[3]蘑菇害虫眼菌蚊(Sciarids)和瘿蚊(Cecid)的药剂筛选与应用. 沈中霞,谭琦,王菊明,余宝琳. 1988
[4]复微石膏对蘑菇产量和质量的作用. 杨瑞长,李艺,刘明英. 1989
[5]上海蘑菇线虫区系群体动态和致病力. 马承铸,钱振官,顾真荣,谭琦. 1992
[6]蘑菇栽培中喷施稳定态二氧化氯对蘑菇产量质量和货架寿命的影响. 王富民,宫秀荣,刘日新. 1991
[7]蘑菇酚氧化酶的分离纯化及其部分性质. 郑海歌,顾向红. 1990
[8]蘑菇周年性栽培试验. 钱来兴,黄建春,王琪昶,孔祥君. 1997
[9]蘑菇杆形线虫与假单胞细菌复合症. 马承铸,张春明,顾真荣. 1989
[10]秋水仙素诱导的野生大豆根尖细胞超微结构变化. 杨茂成,赵建华. 1997
[11]野生拟粘小奥德蘑驯化和栽培研究. 李传华,章炉军,张美彦,徐珍,尚晓冬,谭琦. 2012
[12]ArcGIS空间分析技术在微生物菌丝生长观测中的应用. 杨娟,郭倩,王瑞娟,袁涛,李琳一,张帅. 2008
[13]金针菇单核体DAN3和M与其杂交双核体G1菌丝阶段基因表达差异的转录组初步分析. 徐珍,刘建雨,张丹,王瑞娟,潘迎捷,谭琦,尚晓冬. 2016
[14]稀土元素对食用菌菌丝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傅明华,丁前法,承友松,顾仲兰,杨瑞长. 1990
[15]利用转录组挖掘羊肚菌继代菌丝退化相关基因的初步探讨. 徐爱国,储婷,杨瑞恒,李福后,张建,唐利华. 2023
[16]香菇种质评价及自交菌株菌丝遗传特性研究. 宋艺添,姚方杰,鲁丽鑫,鲍大鹏,石晨阳,崔婉华,张梦瑶. 2024
[17]利用转录组分析光照对香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张建,黄天宇,鲍大鹏,戴宗一,李福后,唐利华. 2023
[18]灰树花多糖GFP75-2-2B的分离及其对刺激巨噬细胞释放NO的影响. 乔彦茹,罗永煌,周帅,杨焱,贾薇,唐庆九,刘艳芳,张劲松,周昌艳. 2010
[19]高分子量灰树花多糖GFLP的分离纯化及其对免疫细胞的作用. 周昌艳,吴爱忠,唐庆九,刘艳芳,周帅,贾薇,杨焱,严陪兰. 2013
[20]食用菌中麦角硫因提取分离和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冯路路,鄂恒超,张艳梅,李晓贝,周昌艳,赵晓燕,任佳丽.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