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类型: 中国发明申请
专利权人: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上海市蓝汇农业生态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朗博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吕卫光;陶晓斌;李双喜;郑宪清
专利号: CN200910200967.3
摘要: 本发明是根据林下生态环境特点和蚯蚓生长发育规律,以及结合当前生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而提供了的一套林下蚯蚓养殖方法。为在林下创造适当的养殖环境,将蚯蚓蚓种放入林地后散养。本发明的方法它本着经济效益高、管理要求简便、技术易操作掌握、林下生产可操作性强、生态效益好等特点,将蚯蚓引入林下生产,同时提出的林下蚯蚓养殖技术。经田间试验,该技术可提高蚯蚓的成活率和产出率,土壤改良效果显著。
- 相关文献
[1]太湖缓冲带林下草坪的生长趋势研究. 刘长娥,邹国燕,周胜,付子轼,陈桂发. 2016
[2]蚯蚓防控西瓜枯萎病的效果及其机理探索. 张娟琴,李双喜,郑宪清,张翰林,白娜玲,张海韵,吕卫光. 2020
[3]菜蚓共作对滩涂盐碱地土壤生态质量的影响研究. 蔡树美,徐四新,张德闪,顾富家,吕卫光,郑宪清,诸海焘. 2018
[4]种养模式下蚯蚓对西瓜连作障碍的影响. 张娟琴,郑宪清,李双喜,白娜玲,张海韵,吕卫光,张月,张翰林. 2023
[5]蚯蚓毒物兴奋效应研究进展. 顾浩天,张天澍,滕海媛,常晓丽,王冬生,袁永达. 2021
[6]威廉环毛蚓耕作时间对菜田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及碳代谢特征的影响. 郑宪清,范晓芬,张翰林,李双喜,王金庆,张娟琴,王良军,陶晓斌,吕卫光. 2015
[7]生物耕作对土壤理化特性、酶活性及青花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李双喜,郑宪清,袁大伟,张娟琴,何七勇,吕卫光,陶晓斌. 2012
[8]蚯蚓修复污染土壤的作用与机理研究进展. 顾浩天,袁永达,张天澍,滕海媛,常晓丽,王冬生. 2021
[9]17种常用除草剂对蚯蚓的急性毒性. 李涛,孟丹丹,郭水良,袁国徽,钱振官,吕卫光. 2021
[10]生物耕作对菜田土壤微生物区系及细菌生理类群的影响. 李双喜,郑宪清,袁大伟,张娟琴,何七勇,吕卫光. 2012
[11]生物耕作对蔬菜田土壤养分及酶活性的影响. 郑宪清,李双喜,袁大伟,何七勇,吕卫光,张娟琴. 2012
[12]生物耕作对崇明芋艿养分吸收及其分配规律的影响. 李双喜,何七勇,郑宪清,张娟琴,袁大伟,张翰林,吕卫光. 2017
[13]在PPT课件中插入Flash动画的几种方法. 李琼玉. 2009
[14]一种利用流式细胞术鉴定梨倍性的方法. 王晓庆,骆军,施春晖,张学英,奚晓军,徐芳杰. 2014
[15]鲜肉保鲜技术的动向. 彭丽英,苗耀先,黄润全. 200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γ-聚谷氨酸生物有机肥制备及其对土壤营养和青菜品质的影响
作者:白娜玲;陈昭良;李双喜;张娟琴;张翰林;张海韵;吕卫光
关键词:γ-聚谷氨酸;生物有机肥;作物热害;农业废弃物;土壤性质;植物抗逆性
-
稻鳝种养模式对土壤氨氧化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结构的影响
作者:褚向乾;吕卫光;樊海丹;白娜玲;郑宪清;李双喜;张娟琴;张海韵;张月;张翰林
关键词:稻鳝种养;氨氧化微生物;高通量测序;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群落
-
中药菌肥防治青菜根肿病效果试验
作者:张润柏;张停林;朱红芳;李双喜;张萍;张翰林
关键词:中药菌肥;青菜;生长发育;根肿病;防治效果
-
苯并[a]芘污染土壤修复研究进展
作者:吕卫光;陈昭良;张娟琴;张翰林;李双喜;郑宪清;张海韵;张月;白娜玲
关键词:苯并[a]芘污染;土壤修复;修复技术;联合应用
-
不同浓度和表面修饰的聚苯乙烯微塑料对水稻种子萌发、生长和氧化应激的影响
作者:郑婷;张海韵;吕卫光;李双喜;沈晓芳
关键词:聚苯乙烯微塑料;表面修饰;水稻;发芽;生长;根系形态;氧化应激
-
菜鳝种养模式对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作者:杜志钊;樊海丹;吕卫光;李双喜;张翰林
关键词:菜鳝种养模式;花菜-芋艿轮作;产量;土壤养分特征;菜田区域
-
不同稻田冬茬绿肥对土壤养分、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作者:马晓;吕卫光;蔡文倩;余婷;张月;张海韵;汤勇华;董月霞;张翰林
关键词:稻田冬茬绿肥;土壤养分性质;土壤酶活性;土壤微生物;灰色关联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