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一种糙海参人工育苗的附着板

专利类型: 中国实用新型

专利权人: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深圳试验基地

发明人: 姜松;江世贵;周发林;杨丽诗

专利号: CN201721073553.5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糙海参人工育苗的附着板,包括:波纹板以及设置在波纹板边缘的光照系统,波纹板由透明材料制成,且波纹板材料内掺杂有漫反射颗粒;光照系统包括连接在波纹板侧边的若干组光纤以及设置在光纤组的自由端的光源,光纤组将光线以垂直于波纹板厚度的方向导入到波纹板内,波纹板至少一面附着有底栖硅藻。通过引入光纤照明的方式为附着板提供由内而外的光照,此种方式可以避免在附着板内植入光源带来的线路浸水问题。进一步底栖硅藻可以在上部的自然光和下部的光纤组导入光的双重照射下进行生长,光合作用效率得以提高,其生长速度可以大大加快。

  • 相关文献

[1]南麂列岛砂质潮间带底栖硅藻多样性与群落结构的时空变化. 李宇航,陈万东,蔡厚才,孙忠民,徐奎栋. 2017

[2]南方糙海参的人工催产与育苗初步试验. 杨学明,张立,李有宁,陈明强,甘西. 2011

[3]海上网箱培育大规格糙海参苗试验. 陈明强,张立,杨学明,江林源,黄光华,李有宁. 2015

[4]添加光合细菌对糙海参幼苗培育阶段的影响研究. 姜松,王军红,范嗣刚,温为庚,黄桂菊,刘宝锁,张博,喻达辉. 2014

[5]杂色鲍苗大规模脱落死亡的初步研究. 王瑞旋,刘广锋,徐力文,王江勇,黎伟坚,陈毕生. 2007

[6]鲍育苗生物学中饵料硅藻的相关研究进展. 徐力文,刘广锋,王江勇. 2006

[7]微生态制剂对糙海参生长、消化酶活性及水质的影响. 姜松,范嗣刚,温为庚,王军红,黄桂菊,刘宝锁,张博,喻达辉. 2014

[8]底栖硅藻生物膜附着基对扇贝幼虫附着和变态的影响. 杜美荣,方建光,毛玉泽,李锋,高亚平,房景辉,王同勇,蒋增杰. 2020

[9]培育密度和投饵量对长牡蛎壳黑选育品系幼虫生长存活及附着变态的影响. 种金豆,李琪,王涛. 2019

[10]牡蛎礁修复的底物筛选:新、旧牡蛎壳附苗效果比较. 姜伟,孙兆跃,施文静,范瑞良,李楠楠,全为民. 2021

[11]底物颜色和附着物对牡蛎和藤壶自然补充量影响. 陈丽芝,姜伟,施文静,张文考,祁拥华,叶春宇,李楠楠,范瑞良,全为民. 2024

[12]盐度对海萝孢子附着、萌发和成活的影响. 陈利雄,吴进锋,陈素文,颉晓勇,朱长波,郭奕惠. 2013

[13]底物中碳酸钙含量对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幼虫附着的诱导效应. 范瑞良,晁敏,任国平,全为民. 2017

[14]关于我国渔业研究机构设置、方向与任务模式的探讨. 李福库. 1993

[15]苏联渔政管理机构的设置和任务. 叶冀雄. 1990

[16]西施舌增养殖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吴进锋,陈利雄,陈素文. 2005

[17]基于有性繁殖的鼠尾藻规模化繁育试验. 孙修涛,王飞久,汪文俊,江洪涛,王义民,汤庭耀,李生尧. 2010

[18]青龙斑高位池人工育苗技术研究. 吕国敏,黄小林,李涛,刘付永忠,蔡云川,马志洲,黄忠. 2013

[19]条石鲷人工育苗及养殖技术. 孙中之,柳学周,徐永江,李娟,曲建忠. 2009

[20]克氏原螯虾人工育苗技术初步研究. 徐增洪,周鑫,赵朝阳.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