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类型: 中国实用新型
专利权人: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热带水产研究开发中心;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发明人: 王雨;邓正华;陈明强;李有宁;于刚;王祎哲
专利号: CN201720964941.6
摘要: 一种单胞藻分离提纯装置,包括可直接放入培养试管中的多块小规格的承载片,还包括能承托若干块所述承载片一起参与镜检的承托台,所述承托台上形成有方便夹取其上承载片的凹槽。本实用新型装置包括多块可直接放入培养试管中的小规格承载片,通过这种小规格承载片承载水样完成镜检,合格后,可直接将整个承载片放入培养试管中培养,避免了转移目标单胞藻存在成功机率以及影响工作效率的问题,从而有利于从整体上大大提高单胞藻分离提纯的工作效率;另外,本实用新型装置还包括能承托若干块所述小规格承载片一起参与镜检的承托台,且该承托台上形成有方便夹取其上承载片的凹槽,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效率。
- 相关文献
[1]充气在几种饵料单细胞藻二级培养中的应用. 李锋,毛玉泽,于守团,杜美荣,叶乃好,方建光. 2008
[2]单胞藻与酵母单独或搭配投喂对长肋日月贝浮游幼虫的生长和成活影响. 严俊贤,吴开畅,邓正华,于刚,马振华,李有宁,陈明强,王雨. 2018
[3]合浦珠母贝幼虫培育的饵料优化研究. 邓正华,陈明强,王雨,黄桂菊,于刚,吴开畅,李有宁. 2018
[4]合浦珠母贝对不同种类及浓度的单胞藻摄食与消化效果研究. 邓正华,姜松,张博,刘宝锁,黄桂菊,喻达辉. 2016
[5]织锦巴非蛤幼虫对不同种类单胞藻的摄食和消化效果. 邓正华,翟子钦,魏海军,赵旺,陈明强,李有宁,黄星美,张钰伟,王雨. 2022
[6]合浦珠母贝幼虫培育的饵料优化研究. 邓正华,陈明强,王雨,黄桂菊,于刚,吴开畅,李有宁. 2018
[7]黄边糙鸟蛤幼虫对9种单胞藻的摄食与消化研究. 邓正华,叶乐,吴开畅,余莹英,赵旺,姜松,张博. 2016
[8]轮虫高密度循环水培育装置的研究. 宋德敬,王秉心. 2005
[9]国内外拖网减少副渔获物的研究进展. 陈晓雪,黄洪亮,陈雪忠. 2007
[10]大鳞大马哈鱼垂体生长激素的分离、纯化与鉴定. 陈松林,Bernard Breton,Pierre-YvesLeBail. 1992
[11]17β-雌二醇对剑尾鱼卵黄蛋白原的诱导研究. 温茹淑,方展强,江世贵,马广智,徐杰. 2007
[12]鲟病原性温和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肖艳翼,王斌,夏永涛,胡利静,胡鲲,杨先乐. 2015
[13]患腹水病牙鲆病原菌分离、鉴定及病原菌的特性. 尚琨,曲凌云,王玉芬,王斌,赵涵,高萍,刘欣. 2020
[14]生食大眼金枪鱼中生物胺产生菌的分离与鉴定. 李少丽,邓建朝,李春生,杨贤庆,吴燕燕,陈胜军,马海霞. 2020
[15]罗非鱼创伤弧菌的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 黎炯,叶星,卢迈新,邓国成,高风英,可小丽,朱华平,黄樟翰. 2011
[16]罗非鱼维氏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 黎炯,叶星,卢迈新,邓国成,迟妍妍,黄樟翰. 2011
[17]池塘养殖斑鳢弹状病毒的分离与初步鉴定. 罗霞,邓国成,赵长臣,廖国礼,陈昆慈,杨小静. 2013
[18]鱼露中章鱼胺的分离提取研究. 曲映红,刘志东,陈舜胜. 2013
[19]草鱼肠道纤维素酶产生菌主要种类的分离与鉴定. 何力,郝勃,谢从新,罗晓松,张征,朱祥云. 2009
[20]一株草鱼呼肠孤病毒弱毒株的分离、鉴定及免疫原性初步分析. 曾伟伟,王庆,刘永奎,张乐生,刘宝芹,石存斌,吴淑勤.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