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类型: 中国发明申请
专利权人: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发明人: 王秀华;张欢欢;黄倢;杨冰;宋晓玲;刘莉
专利号: CN201510933371.X
摘要: 一种培养生物絮团和有益菌的絮团营养素配方及制备与应用。其特征是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膨化玉米粉20%~40%、稻壳粉5%~10%、腐殖酸5%~10%、糖蜜粉40%~60%和有益菌粉10%~20%,其中有益菌为1×108~1×1010cell/克,包括:蜡样芽胞杆菌、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乳酸杆菌、嗜酸乳杆菌。本发明的絮团营养素广泛应用于对虾、海参和鱼类养殖水体中,以加速其中生物絮团的形成,快速降低水中氨氮和亚硝酸氮等有害物质,并可定向培养水体中有益菌。该絮团营养素绿色环保,能大大提高生产效益和降低生产成本,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且使用方便,只需将其用水稀释,每天1次泼洒到养殖水中即可。
- 相关文献
[1]益生菌酪酸菌CB-7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陈秋红,孙梅,匡群,施大林,张维娜,刘淮,胡凌虹,何义进,谢骏. 2011
[2]有益菌与大型藻类净化集约化养殖废水的展望. 罗勇胜,张道波,李卓佳. 2006
[3]复合有益菌剂对工厂化大菱鲆育苗水净化效果研究. 李秋芬,张艳,王印庚. 2006
[4]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陈永青,林亮,杨莺莺,杨铿,李卓佳,林小涛. 2005
[5]不同密度生态基系统内细菌群落组成与草鱼生长的关系. 张军旺,王广军,谢骏,王金林,郁二蒙,余德光,李志斐,张凯. 2019
[6]基于生物絮团技术的凡纳滨对虾工厂化养殖模式研究. 徐武杰,曹煜成,徐煜,胡晓娟. 2015
[7]生物絮团在凡纳滨对虾封闭养殖试验中的形成条件及作用效果. 邓应能,赵培,孙运忠,杨丛海,黄倢. 2012
[8]生物絮团培养过程中养殖水体水质因子及原核与真核微生物的动态变化. 夏耘,邱立疆,郁二蒙,谢骏,王广军,余德光,吉红. 2014
[9]低C/N驯化生物絮团的自养和异养硝化性能研究. 王涛,刘青松,段亚飞,李华,董宏标,张家松. 2018
[10]基于生物絮团技术构建的零换水养殖系统对凡纳滨对虾高密度养殖效果分析. 范鹏程,徐武杰,文国樑,徐煜,许云娜,李卓佳,杨铿,张建设,曹煜成. 2019
[11]生物絮团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研究. 徐武杰,文国樑,曹煜成,胡晓娟,徐煜,苏浩昌,虞为. 2020
[12]自生物絮团养殖池分离具有亚硝酸盐去除功能的细菌及其鉴定和特性. 王志杰,胡修贵,刘旭雅,宋晓玲,马甡,黄倢. 2015
[13]高营养盐水平下葡萄糖添加对微囊藻水华的控制. 王小冬,刘兴国,陆诗敏,车轩,朱浩,刘翀,朱林. 2018
[14]不同养殖方式对鳙肠道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夏耘,余德光,谢骏,王广军,郁二蒙,谢瑞涛. 2017
[15]溶解碳源与固体碳源对对虾生物絮团养殖系统的影响. 王瑞龙,陈钊,李健. 2023
[16]添加不同碳源对零换水养殖系统中团头鲂鱼种生长、肠道生化指标和水质的影响. 江晓浚,孙盛明,戈贤平,朱健,李冰,张成锋,缪凌鸿,董玉峰. 2014
[17]生物絮团对鳙生长、肌肉氨基酸成分及营养评价的影响. 李朝兵,王广军,余德光,谢骏,郁二蒙,李志斐,龚望宝,刘邦辉. 2012
[18]生物絮团技术对室内培育小规格罗非鱼种的影响. 李朝兵,李志斐,韩林强,杜玉东. 2015
[19]基于生物絮团技术的养殖系统细菌群落结构研究进展. 龙丽娜,陆诗敏,刘晃. 2019
[20]光合细菌强化生物絮团替代饵料对罗非鱼生长、水体环境及水体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董媛媛,范立民,裘丽萍,李丹丹,秦璐,东新旭,陈家长. 20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