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类型: 中国实用新型
专利权人: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发明人: 钟金香;颉晓勇;李俊伟;郭永坚;戴惠田;刘果
专利号: CN201720037707.9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宝石斑鱼的循环净化装置,包括一级净化池、二级净化池及三级净化池,所述的一级净化池、二级净化池、三级净化池依次排列,在每个净化池底部设置排水口,上部设置进水口,一级净化池与二级净化池及二级净化池与三级净化池之间设置循环水管,所述循环水管包括进水管与出水管,进水管与出水管垂直设置,所述的一级净化池、二级净化池、三级净化池两两之间设置25‑30cm的高度差,由一级净化池到三级净化池,高度逐渐降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其通过三个净化池轮流养殖欲净化肉质的鱼,通过逐层净化,令宝石斑鱼的肉质大为改善,可以在较短时间内,以较低的成本,降低鱼肉中药物及其它有害物质残留,显著改良肉品风味,提高了鱼的食品安全水平。
- 相关文献
[1]鱼类杂交育种技术及其在石斑鱼类中的应用. 李炎璐,陈超,翟介明,李波,王清印. 2012
[2]间歇式双循环工厂化养殖系统构建及其养殖效果. 李华,田道贺,刘青松,段亚飞,张家松. 2020
[3]海水养殖与气象Ⅰ——石斑鱼低温寒害指标试验研究. 李春梅,林黑着,刘锦銮,王兵,黄忠,翟志宏. 2014
[4]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RNA干扰的转染条件优化与效果分析. 黄桂菊,喻达辉,柳明,潘俐玲,王晓宁. 2011
[5]不同蛋白水平下添加抗菌肽对赤点石斑鱼影响的研究. 蔡云川,赵书燕,林黑着,黄忠,周传朋,马志洲. 2017
[6]饥饿对斜带石斑鱼肝脏和肌肉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林黑着,刘永坚,何建国,郑文晖,李卓佳,田丽霞. 2006
[7]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RNA干扰的. 黄桂菊,喻达辉,柳明,潘俐玲,王晓宁,曾令兵,龙华. 2011
[8]石斑鱼人工繁育技术研究进展. 何永亮,区又君,李加儿,蔡文超. 2008
[9]海水养殖与气象Ⅰ-石斑鱼低温寒害指标试验研究. 李春梅,林黑着,刘锦銮,王兵,黄忠,翟志宏. 2014
[10]匕带石斑鱼早期生活阶段攻击行为的开始与发展. 曹守花,李加儿,区又君. 2011
[11]石斑鱼育苗场传染性病原(病毒)传入途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马红玲,徐力文,程长洪,苏友禄,邓益琴,冯娟,郭志勋. 2019
[12]石斑鱼养殖研究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陆忠康. 1996
[13]不同蛋白质水平下添加小肽对石斑鱼生长、消化酶、血清生化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赵书燕,林黑着,黄忠,周传朋,王珺,王芸,戚常乐,杨小立,廖经球. 2016
[14]不同致死条件对冷鲜石斑鱼肉品质的影响. 吴燕燕,王悦齐,张涛,王迪,郑镇雄. 2023
[15]石斑鱼的营养、保鲜与加工技术现状. 张涛,吴燕燕,林婉玲. 2018
[16]3种养殖石斑鱼的肌肉营养成分分析与品质评价. 赵亭亭,张岩,陈超,李炎璐,张廷廷,乔莹,翟介明,李文升. 2018
[17]海南地区养殖石斑鱼皮肤溃疡病病原的分离、鉴定、药敏分析及病理学研究. 许悦,王印庚,周永灿,张正,廖梅杰,李彬,梁友. 2018
[18]不同蛋白水平对2种规格石斑鱼生长性能、血清生化及肌肉品质的影响. 赵书燕,林黑着,黄忠,周传朋,王珺,王芸,戚常乐. 2017
[19]南海石斑鱼苗种肠道微孢子虫病病原的鉴定. 颜远义,刘新华,徐力文,章晋勇. 2018
[20]海南地区石斑鱼微孢子虫病流行情况调查. 赵志英,骆大鹏,胡琳琳,刘庆明,肖雨芙,徐力文,蒙爱云. 20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