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针对亚细亚镰刀菌的分子检测方法及其应用

专利类型: 中国发明申请

专利权人: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发明人: 张旭;周永进;马鸿翔;余桂红;孙晓波;王磊;邢锦城

专利号: CN201110422147.6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对亚细亚镰刀菌的分子检测方法和应用,是利用对亚细亚镰刀菌的一对特异性引物对样本提取的DNA进行PCR扩增,再对扩增产物进行电泳凝胶成像分析,其中:所述的一对特异性引物为:上游引物SEQIDNO.1和下游引物SEQIDNO.2;对PCR扩增产物进行电泳凝胶成像分析中,根据172bp处是否出现特异条带来判断样本是否与亚细亚镰刀菌相关;所述的一对特异性引物是基于亚细亚镰刀菌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RAP标记,SRAP标记的序列为SEQIDNO.3,其大小为172bp。本发明可以用于对亚细亚镰刀菌的鉴别,或用于监控亚细亚镰刀菌对农作物或饲料的污染。

  • 相关文献

[1]甘薯苗床镰刀菌病害分子检测及分析. 张成玲,赵永强,谢逸萍,孙厚俊,杨冬静,徐振. 2017

[2]一种快速同步检测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和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的方法. 季英华,高瑞珍,张野,程兆榜,周彤,范永坚,周益军. 2011

[3]甘薯抗逆分子研究进展(英文). 边小峰,谢一芝,郭小丁,贾赵东,马佩勇. 2014

[4]油菜菌核病菌对多菌灵抗药性的初步研究. 潘以楼,吴汉章,汪智渊,杨敬辉. 1998

[5]花生果腐病病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 张成玲,张田田,吴翠霞,路兴涛. 2016

[6]禾谷镰刀菌与亚细亚镰刀菌种型特异性的SCAR标记. 周永进,马鸿翔,余桂红,孙晓波,张旭,李杨瑞. 2012

[7]玉米茎腐病研究进展. 程玉静,陈国清,薛林,陆虎华,石明亮,黄小兰,郝德荣,冒雨翔. 2013

[8]莲藕腐败病导致藕节组织结构变异的显微观察研究. 滕辉,杨继硕,李思雨,周冬梅,王楠,孙树艳,刘华琪,魏利辉,王云鹏,邓晟. 2024

[9]镰刀菌毒素在植物与病原菌互作过程中的作用. 王立雯,王江坤,王冰冰,徐剑宏,史建荣,刘馨. 2024

[10]转基因小麦根际土壤镰刀菌Real-time QPCR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王秀宇,林凡云,吴季荣,曹欢,史建荣. 2012

[11]7种杀菌剂对小粒材小蠹3种伴生镰刀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章宇,梁甜,巨云为,朱海军,吴天昊,周洁璐. 2022

[12]粮食中新兴真菌毒素的污染现状及毒理学研究进展. 汪爽,赫丹,韩君,徐剑宏,史建荣,祭芳,刘馨,Lee Yin-Won. 2023

[13]镰刀菌胁迫对不同甘薯品种抗氧化酶及MDA含量的影响. 杨冬静,赵永强,徐振,谢逸萍,孙厚俊. 2017

[14]3株甘薯干腐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谢逸萍,孙厚俊,徐振,张成玲. 2018

[15]三株不同镰刀菌对甘薯致病性及7种杀菌剂敏感性测定. 赵永强,徐振,杨冬静,孙厚俊,谢逸萍. 2013

[16]水稻抗稻瘟病基因Pi-ta、Pi-b、Pigm和Pi54在骨干亲本中的分布以及对穗颈瘟抗性的作用. 宛柏杰,刘凯,赵绍路,朱静雯,刘艳艳,张桂云,朱国永,王爱民,唐红生,孙明法,严国红. 2020

[17]32份粳稻骨干亲本抗稻瘟病基因的分子检测. 刘艳艳,曹婷,刘兴华,严国红. 2020

[18]8个水稻抗条纹叶枯病分子标记有效性的验证及评价. 张亚东,朱镇,陈涛,赵庆勇,周丽慧,于新,王才林. 2012

[19]植物病原真菌PCR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常有宏,张磊,刘邮洲,陈志谊. 2012

[20]土壤中落叶型棉花黄萎病菌的分子检测方法. 简桂良,林玲,邓晟,周益军.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