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一种用于采集浅型水体底泥的柱状采泥装置

专利类型: 中国实用新型

专利权人: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发明人: 刘乾甫;赖子尼;高原;杨婉玲;王超;曾艳艺;彭松耀

专利号: CN201420128261.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采集浅型水体底泥的柱状采泥装置,包括钢桶、活塞和牵引活塞在钢桶内往复滑动的活塞杆,钢桶的上端侧壁设有向活塞杆伸出的固定件,活塞杆上在正对固定件的一侧设有若干供固定件嵌入的卡槽。本实用新型对于采集浅型、底泥较厚的水体十分便利,能够分段打出底泥样本,可保存底泥在自然状态下的分层状态信息,对于研究各层(深度)的底泥环境具有重要作用,而且由于钢桶的口径固定,也可以精确研究单位面积内的沉积物含量或者底栖生物的生物量,可广泛用于浅型水体底泥采集领域。

  • 相关文献

[1]阳澄湖中华绒螯蟹养殖生境水和沉积物元素研究. 薛竣仁,刘洪波,姜涛,陈修报,陈赟,杨健. 2023

[2]同位素稀释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水体、底泥、鱼及虾中氯硝柳胺残留量. 刘永涛,沈丹怡,董靖,杨秋红,杨移斌,周顺,艾晓辉. 2020

[3]二氧化氯对草鱼池塘环境异养菌数量及区系组成的影响. 郑宗林,王广军,郑曙明. 2015

[4]嘉陵江合川段秋季微生物多样性研究. 但言,沈子伟,余凤琴,张闯,倪朝辉,黎春. 2019

[5]罗非鱼混养对广西三江传统稻渔综合种养系统环境及其菌群多样性的影响. 王淼,莫洁琳,韦领英,莫航,杨世宇,衣萌萌,范梓健,张紫玥,卢迈新. 2024

[6]水体与底泥中有机氯和除草剂农药残留的气相色谱串联质谱同步测定方法. 覃东立,高磊,黄晓丽,陈中祥,王鹏,郝其睿,吴松,汤施展,白淑艳,黄丽. 2017

[7]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联用法测定水体、底泥和克氏原螯虾中的吡虫啉残留. 杨秋红,刘欢,李司棋,胥宁,刘永涛,艾晓辉. 2018

[8]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水体与底泥中孔雀石绿及隐色孔雀石绿残留. 孙言春,李池陶,杜宁宁,曹顶臣,牟振波,吴松,王海涛,陈中祥. 2013

[9]不同地区稻虾综合种养系统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贾丽娟,王广军,夏耘,张凯,谢骏,郁二蒙,李志斐,龚望宝,田晶晶. 2023

[10]贝类采捕机自吸装置的试验研究. 刘茂君. 1983

[11]轮虫高密度循环水培育装置的研究. 宋德敬,王秉心. 2005

[12]国内外拖网减少副渔获物的研究进展. 陈晓雪,黄洪亮,陈雪忠. 2007

[13]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养殖环境中甲基睾丸酮残留量. 邓建朝,李来好,杨贤庆,岑剑伟,吴燕燕,陈胜军,戚勃. 2013

[14]上海市污染河道底泥处理研究. 夏治河,戈文英. 1995

[15]池塘底泥生物组成的季节性变化对刺参食物来源的影响. 温彬,高勤峰,张乘,董双林,于海波,李卫东,李泽明. 2016

[16]底泥中除草剂灭草松残留量的测定. 孙秀梅,李晋成,严忠雍,陈思,方益,金衍健,郝青,郭远明. 2015

[17]微生物制剂在水产养殖中应用的研究. 古长庆,李君文,晁福寰,宋农,郑金来,王新为,邵萍,刘聪,樊恩源,梁舜华. 2004

[18]珠江三角洲水域底泥中孔雀石绿、结晶紫及其代谢物分析. 程杏安,郑子昭,蒋旭红,洪丹丹,高梓娟. 2015

[19]凡纳滨对虾养殖环境及肠道微生物群落特征分析. 金若晨,江敏,孙世玉,戴习林,吴昊,周俊芳,于忠利,张峰. 2020

[20]哈尔滨地区精养/半精养池塘底泥细菌群落分析及其与环境因子相关性. 崔看利,周文婧,郝其睿,黄丽,覃东立,霍堂斌,黄晓丽.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