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类型: 中国实用新型
专利权人: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发明人: 蒋月丽;李彤;武予清;巩中军;苗进;段云
专利号: CN201520058141.9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田间昆虫诱捕领域,特别是一种针对小麦吸浆虫的诱捕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小麦吸浆虫现有诱捕器产品或技术的不足,设计经济、简便、高效、环境友好型的诱捕装置。本实用新型包括支架、连接电源的灯和安装在灯下方的诱捕机构,在灯上覆盖有偏振片,利用水平线偏振光达到对小麦吸浆虫的吸引,引导其进入响应区域进行诱捕。有益效果在于:利用小麦吸浆虫对紫外光、水平线偏振光和黄色同时具有趋性的特点制作诱捕器,对环境无污染,且能减少对生物多样性的破坏,是较好的无公害综合治理技术。本实用新型对灯光的发光时间设计定时设备。捕虫板可以重复利用,可以保留完整的小麦吸浆虫标本、用途广。
- 相关文献
[1]小麦品种(系)对吸浆虫的抗性鉴定及评价. 李素娟,刘爱芝,韩松,马新丽,丁征宇,刘双季. 2006
[2]小麦吸浆虫监测方法评价. 武予清,蒋月丽,段云. 2008
[3]郭予元院士在小麦害虫预测和治理上的学术贡献-纪念郭予元院士诞辰90周年. 陈巨莲,武予清,张勇,范佳,谭晓玲,曹雅忠,苗进,倪汉祥. 2023
[4]小麦吸浆虫几种主要禾本科寄主的生物生态学特征调查. 段云,武予清,吴仁海,蒋月丽. 2010
[5]小麦吸浆虫的生物学、生态学及防治研究进展. 武予清,苗进,巩中军,段云,蒋月丽,李彤. 2014
[6]不同小麦品种(系)对小麦吸浆虫田间抗性鉴定. 李素娟,刘爱芝,武予清,李世功,马新丽,丁征宇. 2001
[7]常见花香挥发物对大豆田主要鳞翅目害虫的诱捕效果. 王树峰,王珏,李慧玲,李洋洋,李为争. 2013
[8]小麦吸浆虫几种主要禾本科寄主各生育期所需积温和日照时数的比较分析. 段云,武予清,吴仁海,蒋月丽. 2009
[9]河南小麦推广品种和后备品种抗叶锈病鉴定与评价. 何文兰,宋玉立,杨共强,徐飞,李亚红. 2012
[10]控失BB肥在小麦上应用效果初报. 孙克刚,李玉顺,和爱玲,张运红,顾朝晖,岳艳军,冯梦喜. 2014
[11]应用MAXENT模型评价我国麦红吸浆虫分布初报. 武予清,郁振兴,陈华爽. 2010
[12]小麦红吸浆虫唾腺EST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段云,武予清,蒋月丽,苗进,吴仁海. 2010
[13]不同保水剂用量旱地小麦增产效应及降水利用率研究. ^A武继承^B1^D1%^A潘晓东^B2^D2%^A褚小军^B3^D3. 2004
[14]不同耕作与保墒措施对小麦、玉米周年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YANG Yong-hui,杨永辉,WU Ji-cheng,武继承. 2014
[15]小麦蒙头水对耗水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方保停,邵运辉,岳俊芹,李向东,秦峰,王汉芳,张德奇,吕凤荣. 2012
[16]黑光灯诱集麦红吸浆虫成虫的数量及性比的变化. 陈华爽,郁振兴,苗进,武予清,段云,蒋月丽,都振宝. 2010
[17]航天诱变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 林作楫,雷振生,吴政卿,揭声慧,杨会民. 2005
[18]小麦与小麦粉改良若干问题探讨. 林作楫,雷振生,王美芳,吴政卿. 2006
[19]小麦和花生利用磷形态差异的研究. 寇长林,王秋杰,张福锁,任丽轩. 1999
[20]不同补灌量对小麦产量和灌水利用的影响研究. 武继承,杨永辉,王洪斌.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河南省新乡地区金龟甲发生动态及影响因子分析
作者:巩中军;段云;张晶;李慧玲;蒋月丽;郭培;张自启;李彤;苗进;武予清
关键词:暗黑鳃金龟;铜绿丽金龟;虫情测报灯;种群动态;气候因子
-
2018-2022年河南漯河小地老虎的种群动态及虫源性质分析
作者:于蕾;段云;田金华;侯艳红;陈莉;刘迪;范志业;沈海龙;师兴凯;李世民;陈琦
关键词:小地老虎;种群动态;卵巢发育;虫源性质
-
防蛾灯对茶园主要蛾类害虫的防控效果评估
作者:蒋月丽;周国涛;张桦;卢春光;王振声;乔利;武予清
关键词:防蛾灯;茶园;蛾类害虫;防控效果
-
LED绿光对小贯小绿叶蝉取食行为的干扰
作者:乔利;陈磊;蒋月丽;周洲;耿书宝;王丽娟
关键词:LED绿光;取食行为;小贯小绿叶蝉;刺吸电位图谱
-
3种诱捕方式对河南漯河亚洲玉米螟的诱捕效果
作者:巴磊;陈琦;侯艳红;刘迪;陈莉;段云;李世民
关键词:亚洲玉米螟;测报灯;探照灯;性诱剂;种群监测
-
六种药剂对桃粉蚜毒力及刺吸取食行为测定分析
作者:乔利;陈磊;黄楠楠;岳双奇;尤伟晨;武予清;王国君
关键词:桃粉蚜;毒力测定;增效作用;取食特性
-
夜间光照度变化对灰茶尺蠖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作者:乔利;张天海;蒋月丽;周洲;周国涛;耿书宝;金银利
关键词:茶园;灰茶尺蠖;光照度;生物学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