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一种水稻秸秆的往复切割粉碎装置

专利类型: 中国实用新型

专利权人: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发明人: 汪本福;程建平;张枝盛;李阳;赵锋;徐得泽;陈少愚

专利号: CN201720660803.9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稻秸秆的往复切割粉碎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上盖、出料套管、转动轴、环形金属片、第一主动齿轮、转动内齿轮、传动齿轮、内壁刮条、垂直滑动槽、保护垫圈、第二主动齿轮、固定粉碎刀片、螺纹套筒和环形外圈;上盖上设有进料管道、粉碎转轴、从动齿轮、转动粉碎刀片、电动伸缩杆和螺旋丝杆;出料套管内设有滤布层和螺纹密封塞;壳体下端设有伸缩支撑杆、安置底板和减振支撑。本实用新型通过电动伸缩杆带动螺旋丝杆和环形金属片配合从而带动转动轴转动,这样形成固定粉碎刀片和转动粉碎刀片配合粉碎物料,同时转动轴外围的螺纹套筒、环形外圈和滤网往复性的升降并带动物料重复粉碎,提高加工效率。

  • 相关文献

[1]冷原子吸收法与原子荧光法测定水中汞的方法等效. 张惠贤,崔文文,姚晶晶,王明锐. 2019

[2]恩施州玄参基地环境评价研究. 穆森,郭杰. 2015

[3]水稻秸秆生物炭对江汉平原麦区小麦养分吸收和产量的影响. 刘美玲,刘悦,陈婷婷,邹娟,史文琦,曾凡松,龚双军,黄振余,刘威,杨立军,喻大昭. 2021

[4]水稻秸秆用量对淹水培养土壤表层溶液理化性质的影响. 戴志刚,鲁剑巍,鲁明星,杨文兵,范先鹏. 2010

[5]不同措施对冷浸田土壤还原性物质含量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张赓,李小坤,鲁剑巍,汪金平,熊又升,吴礼树,任涛,张智. 2014

[6]有机肥和秸秆还田对黄泥田土壤微食物网的影响. 陈云峰,夏贤格,胡诚,李双来,乔艳,刘东海. 2018

[7]不同有机肥对黄泥田土壤培肥效果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荣勤雷,梁国庆,周卫,刘东海,王秀斌,孙静文,李双来,胡诚. 2014

[8]稻麦轮作制还田秸秆腐解和养分释放特征. 张志毅,何剑,范先鹏,夏颖,张富林,刘冬碧,吴茂前. 2022

[9]湖北省主要农作物秸秆营养价值及在马头山羊上的应用. 郭和清,赵永正,郭万正. 2016

[10]石灰与秸秆配施对冷浸田水稻产量与土壤特性的影响. 侯文峰,李小坤,王思潮,汪金平,徐祥玉,熊又升,丛日环. 2015

[11]不同种植方式对早稻生育发育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程建平,吴建平,罗锡文,樊启洲,张国忠,周志艳,臧英,杨兵兵. 2010

[12]节水抗旱稻的研究与发展. 万正煌,李莉,陈宏伟. 2010

[13]锌、锰、铁过量施用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李家书,谢振翅,刘国际. 1999

[14]水稻直链淀粉含量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戚华雄,李进波,张建华,夏明元,万丙良. 2003

[15]包膜化肥在水稻和棉花上的缓释效应. 熊又升,熊桂云,巴瑞先,李双来,乔燕. 1999

[16]水稻苯达松敏感致死基因bel的初步定位. 朱磊,朱友林,余潮,张集文. 2005

[17]12个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的ISSR标记鉴定及遗传分析. 李进波,牟同敏,方宣钧. 2002

[18]水稻田秸秆还田条件下的氮肥调控与钾肥替代试验. 郑霞,孙玉海,王关林,刘东,苏章锋,潘久四,孙世清,丁亨虎. 2017

[19]光敏核不育水稻等位突变系的APLP分析. 李传友,郑洪刚,翁曼丽,贾建航,牟同敏,HENRY T.NGUYEN,王斌. 2000

[20]我国“十一五”水稻育种态势分析. 张俊,黄其振,焦春海.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