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抗咪唑啉酮类除草剂的甘蓝型油菜突变基因及其应用

专利类型: 中国发明申请

专利权人: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发明人: 胡茂龙;浦惠明;戚存扣;张洁夫;高建芹;龙卫华;陈松;陈新军;陈峰;顾慧

专利号: CN201010232607.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咪唑啉酮类除草剂的甘蓝型油菜突变基因的核酸序列及其应用,涉及植物分子育种领域。本发明以甘蓝型油菜抗咪唑啉酮类除草剂的突变体M9为材料,利用引物对进行PCR扩增,获得突变体M9的突变基因,序列为SEQ ID NO.1;该基因翻译获得蛋白,其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2。应用杂交、回交等植物常规育种方法将该基因导入其它对咪唑啉酮类除草剂无抗性的油菜品种或品系,提高导入ALS基因突变核酸序列目标品种或品系对咪唑啉酮类除草剂的耐受性。

  • 相关文献

[1]油菜抗咪唑啉酮性状的遗传及其应用. 浦惠明,高建芹,龙卫华,胡茂龙,张洁夫,陈松,陈新军,陈锋,顾慧,傅三雄,戚存扣. 2011

[2]抗咪唑啉酮油菜种质的发现与鉴定. 高建芹,浦惠明,戚存扣,张洁夫,龙卫华,胡茂龙,陈松,陈新军,陈锋,顾慧. 2010

[3]甘蓝型黄籽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盐2A的选育. 单忠德,孙明法,严国红,王爱民,孙红芹. 2007

[4]高产双低甘蓝型油菜新品种——苏油4号. 孙华,许才康,蒋鹤云,张建栋. 2008

[5]油菜乙酰乳酸合成酶抑制剂类除草剂抗性突变体M9的遗传和基因克隆. 胡茂龙,浦惠明,高建芹,龙卫华,戚存扣,张洁夫,陈松. 2012

[6]不同抗生素对油菜种子萌发的影响. 谭小力,戚存扣,张丽丽,孔凡明,陈松,伍娟. 2006

[7]油菜裂角的研究进展. 谭小力,戚存扣,夏宗伟,林家旺. 2006

[8]转基因抗除草剂油菜对近缘植物的基因漂移研究. 浦惠明,戚存扣,张洁夫,傅寿仲,高建芹,陈新军. 2004

[9]6种除草剂复配防除油菜田杂草研究. 周长勇,王宏宝,张凯,刘伟中,付佑胜. 2017

[10]21%乙·精喹·胺苯胶悬剂移栽油菜田除草效果及其安全性. 娄远来,杜金歧,邓渊钰. 2005

[11]21%油壮胶悬剂防除稻茬移栽油菜田杂草研究. 赵延存,娄远来,刘凤权,李万梅,唐为爱. 2006

[12]除草剂包衣复混肥防治油菜田杂草. 杨红福,储国良,吉沐祥. 2007

[13]油菜乙酰羟基酸合酶基因BnAHAS1的克隆及其重组蛋白质的原核表达. 胡茂龙,孔令娜,龙卫华,高建芹,浦惠明,戚存扣,张洁夫,陈松. 2014

[14]EMS诱变水稻创制抗咪唑啉酮除草剂种质. 陈天子,余月,凌溪铁,张保龙. 2021

[15]利用胚乳突变基因改良鲜食玉米. 颜伟,袁建华,陈艳萍,张跃中. 2003

[16]高产优质甘蓝型杂交油菜淮杂油7号的选育. 蒋守华,刘葛山. 2011

[17]高油高产杂交油菜品种瑞油501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陈锋,张洁夫,张维,王晓东,付三雄,浦惠明,胡茂龙,陈松,高建芹,龙卫华,周晓婴,彭琦. 2019

[18]甘蓝型杂交油菜新品种宁杂11号选育与高产栽培技术. 张洁夫,戚存扣,浦惠明,陈松,陈锋,陈新军,高建芹,龙卫华,胡茂龙,付三雄,顾慧. 2009

[19]乙草胺防除辣椒田杂草的药效试验. 李茹,赵桂东,周玉梅. 2001

[20]我国大豆辐射诱变育种研究进展与展望. 孙玉,姜永平,刘军民.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