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海水贝类生理学研究的实验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专利类型: 中国发明申请

专利权人: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发明人: 蒋增杰;杜美荣;方建光;毛玉泽;姜绪

专利号: CN201310287099.3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水贝类生理学研究的实验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本海水贝类生理学研究的实验装置包括有机玻璃钢桶,该有机玻璃钢桶顶部设有密封盖,内部设有漏斗、支撑台架、收集瓶;所述漏斗包括上端斗口和下管,其中上端开口处设有托网,所述支撑台架设置在漏斗下方,支撑漏斗;所述收集瓶设置在漏斗下方,且漏斗下端伸入该收集瓶。本发明海水贝类生理学研究的实验装置及其使用方法,通过营造与自然海水水温、饵料浓度等环境参数一致的实验条件,利用大容积实验容器及水浴条件,保证实验生物不存在饵料及溶解氧胁迫的前提下,实现海水贝类摄食和代谢生理参数的同步测定,缩减实验环节,保证实验生物活力状态,减少实验误差。

  • 相关文献

[1]乳山湾海水、底质及贝类体内砷的研究. 辛福言,马绍赛,崔毅,周诗赉,陈碧鹃,陈聚法. 1997

[2]含甲烷水合物沉积物电–声响应特性联合探测:装置开发与实验研究. 邢兰昌,祁雨,朱泰,陈琳,刘昌岭,孟庆国,刘乐乐. 2018

[3]中国海水经济贝类产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田吉腾,吴薇,李嘉伟,孙秀俊,席瑞,周丽青,吴彪. 2024

[4]重金属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对贝类质量安全影响研究及其面临的任务. 马绍赛,崔正国,陈碧鹃,潘鲁青. 2012

[5]有益微生物在暗尾东方?纯养殖中应用的研究. 陈家长,胡庚东,吴伟,瞿建宏. 2004

[6]尼罗罗非鱼和尼罗罗非鱼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的分析比较.. 白俊杰,马仲波. 1987

[7]微型叶轮桨的节能与助推效果的验证试验. 陈次颖. 1993

[8]虾池中增氧机的使用方法及效果. 麻次松,王崇明,张岩,赵法箴. 1994

[9]轮虫高密度循环水培育装置的研究. 宋德敬,王秉心. 2005

[10]国内外拖网减少副渔获物的研究进展. 陈晓雪,黄洪亮,陈雪忠. 2007

[11]贝类健康化生产技术探讨. ^A乔庆林. 2004

[12]无公害贝类生产技术体系研究. 乔庆林.

[13]海水贝类养殖产量与碳汇量动态变化关系研究——以2006-2010年数据为例. 岳冬冬. 2011

[14]我国贝类重金属污染现状及其脱除技术研究进展. LOU Xiao-Yi,娄晓祎,汤云瑜,TANG Yun-Yu,TIAN Liang-Liang,田良良,SHI Yong-Fu,史永富,XIAO Dong-Xue. 2017

[15]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海水悬浮颗粒物中的8种典型脂溶性藻毒素. 王艳龙,陈军辉,高莉媛,王帅,郑晓玲,孙承君,王小如. 2016

[16]Mg(OH)_2共沉淀和直接稀释联用ICP-MS法准确测定海水中的多种常量-微量元素. 刘伟,宋金明,袁华茂,李学刚,李宁,段丽琴. 2017

[17]近海海水和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与生态风险评价——以海南新村港为例. 巩慧敏,刘永,肖雅元,李纯厚. 2018

[18]海水抽水蓄能电站防污方案研究. 陈满,彭鹏,麻建超,刘超,段继周,黄彦良. 2018

[19]汉沽养殖区海水重金属含量分布特征及潜在生态危险评价. 韩现芹,陈春秀,贾磊. 2016

[20]不锈钢在海水中的腐蚀行为研究进展. 韩小康,覃明,李佳润,王伟,李言涛,侯保荣.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