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转GFP基因的高粱靶斑病菌突变体的转化方法

专利类型: 中国发明申请

专利权人: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发明人: 郭士伟;彭陈;葛婷婷;何晓兰

专利号: CN201510377777.4

摘要: 本发明涉及PEG介导的原生质体转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转GFP基因的高粱靶斑病菌突变体的转化方法。将高粱靶斑病菌菌丝置于30ml 0.7M NaCl中(含融壁酶0.3g,崩溃酶0.1g),30℃,60r,黑暗条件下过夜裂解能够得到较多的原生质体,将GFP质粒与原生质体混合后用20%的PEG处理25min介导其转化并以TB3为再生培养基可以较快较多的获得转化子,最后经荧光和致病性鉴定,成功获得了转GFP基因的高粱靶斑病菌突变体。它建立了PEG介导的高粱靶斑病菌原生质体转化体系,为了研究高粱靶斑病菌的基因功能并为揭示其致病机制奠定基础。

  • 相关文献

[1]PEG介导的黑附球菌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张雷刚,罗淑芬,周宏胜,胡花丽,李鹏霞. 2018

[2]胍盐聚合物添加量对抗菌食品包装膜抗菌性及物理性能的影响. 汪敏,赵永富,谢洪德,金浴雅,黄倩. 2019

[3]芽孢杆菌生物合成纳米硒条件优化及活性评价. 朱燕云,王欣,陈丹艳,马敬泽,朱宁,靳红梅. 2023

[4]甘薯遗传转化研究现状、问题及展望. 李强,刘庆昌,马代夫,臧宁. 2005

[5]利用原生质体再生技术选育内切型菊粉酶高产菌株. 曹泽虹,董玉玮,王春艳. 2016

[6]响应面法优化玉木耳原生质体制备条件. 苏文英,杨和川,谭一罗,周振玲,秦裕营,李晓. 2020

[7]梨黑斑病菌遗传操作体系的建立与RFP标记转化子的致病性分析. 李丙新,何锋,刘娟娟,赵延存,孙伟波,操海群,刘凤权. 2018

[8]蛹虫草原生质体的制备和再生研究. 刘小莉,周剑忠,黄开红. 2009

[9]禾谷丝核菌原生质体的制备及遗传转化体系的探索. 任向荣,李伟,孙海燕,陈怀谷,于汉寿. 2013

[10]陆地棉原生质体高频率分裂及植株再生. 佘建明,吴敬音,周邗扬. 1993

[11]稻瘟病菌原生质体的制备和再生菌株的致病性. 周益军,范永坚,王金生,吴淑华. 2000

[12]转基因在菊花叶肉原生质体瞬时表达及亚细胞定位分析. 丁林云,万可,杨丹,王同,王春梅,郭书巧,杨霞. 2023

[13]双孢蘑菇原生质体杂交系统的建立. 金建康,姚萍,宋金娣,王伟明,丁风珍. 1993

[14]水稻原生质体再生植株及后代的性状表现. 佘建明,周邗扬,陆维忠,吴鹤鸣,李向辉,孙勇如. 1990

[15]氮源和激素对陆地棉原生质体体细胞胚胎发生和发育的影响. 佘建明,吴敬音,周邗扬,王海波,陈志贤,李淑君,岳建雄. 1991

[16]玉米叶片原生质体瞬时转化体系的优化. 赵小慧,郁凯,刘冲,钟明娟,贺亭亭,董静,王凯,邢锦城. 2022

[17]梨炭疽病菌原生质体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及GFP标记菌株的获得. 杜艳,刘永锋,常有宏,蔺经,乔俊卿,刘邮洲. 2017

[18]甘薯高效原生质体瞬时转化系统的建立及应用. 王丹丹,李成阳,李强. 2024

[19]水稻57H谷蛋白突变体Glup-t基因的遗传分析与定位. 陈涛,张亚东,朱镇. 2010

[20]一个水稻叶片白化转绿叶突变体的遗传分析和精细定位. 郭士伟,王永飞,马三梅.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