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一种适用果林间小麦收获后套种玉米的种植结构

专利类型: 中国实用新型

专利权人: 新疆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发明人: 于伯成;肖英;刘忠山;刘华君;张黎;周蓉;吴芙蓉;李金凤;帕孜来木·伊斯热甫力;于娴

专利号: CN201520439154.0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果林间极早熟玉米套种的种植结构,包括林果作物套种定植结构、林果作物高度结构、构成的角度结构。玉米植株行距B为0.5m,果树与最近距离玉米植株的行距A大于1.5m,套种果树行距为2A+4B大于5m。果树的高度H为0.5m-12m,去天花玉米植株下平均高度h为1.5m-1.8m,投影角度α为30度至65度,首先设定好果树的定植结构,确定林果行间套种玉米的行数,根据玉米植株成熟后的高度来确定高度结构和角度结构。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林果间作套种小麦收获后无法套种玉米的问题,该种植结构复制重复实施性极强,大面积在果林间小麦收获后复播种植玉米上推广应用,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 相关文献

[1]不同类型果林间套播花生性状的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 于伯成,张智猛,刘恒德,李荣莲,肖英. 2014

[2]不同类型果林间套播对花生经济性状的影响. 于伯成,张智猛,刘恒德,李荣莲,肖英. 2014

[3]林间套播条件下不同拥土方式对花生一些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于伯成,刘恒德,张智猛,李荣莲,肖英,张黎. 2014

[4]林间套播条件下不同拥土方式对花生生物学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于伯成,刘恒德,张智猛,李荣莲,肖英. 2015

[5]喀什地区小麦-甜瓜-玉米立体套种栽培技术规程. 翟文强,李俊华,阿力木江·赛丁,周琴,张淳,吴海波. 2008

[6]振动方式和频率对杏树振动采收响应的影响. 散鋆龙,杨会民,王学农,牛长河,郭文松,侯书林. 2018

[7]手推式核桃捡拾机设计与试验. 买合木江?巴吐尔,杨莉玲,刘奎,刘佳,沈晓贺,朱占江,祝兆帅,马文强. 2021

[8]不同振动特性参数对杏树振动响应的影响. 杨会民,散鋆龙,陈毅飞,王学农,牛长河,侯书林. 2019

[9]我国棉花秸秆收获装备现状分析. 张佳喜,叶菲. 2011

[10]4YM-110型前悬挂式亚麻收获机的研制. 蒋永新,牛长河,王学农,张佳喜,陈发. 2008

[11]新疆加工番茄机械化收获发展对策的研究. 梁勤安,余庆辉,冯斌,解文东,韩启新,马月虹. 2007

[12]气候变化与和田附近地区粮食生产的研究. 李丽,叶凯,马雪芹. 2000

[13]新疆小麦、玉米的产量和氮磷钾肥利用效率. 汤明尧,沈重阳,陈署晃,唐光木,李青军,闫翠侠,耿庆龙,傅国海. 2022

[14]新疆引进非传统小麦套种玉米耕作技术试验示范初报(1999~2000). 周春江,申琳,恽友兰,宋慧欣,刘景德,王文静,何雄,马海刚,李忠华,崔新建,付明鑫,孟风轩,刘瑞涵,黄玉平,阎玉良,李春林,侯玉芳,邢海生,孟昭安,张鹤云. 2001

[15]非传统小麦套种玉米耕作技术在西部地区的应用. 周春江,宋慧欣,恽友兰,许永新,何雄,王文静,张鹤云. 2004

[16]新疆贝母种植管理技术探析. 陈勇,何立明,林明,马小龙. 2019

[17]新疆转基因抗虫棉发展回顾、现状及建议. 李雪源,王俊铎,梁亚军,郑巨云,龚照龙,艾先涛,郭江平,莫明. 2019

[18]试析绿色小麦种植田间管理及技术推广. 纳斯如拉·克热木. 2021

[19]浅析新疆棉花高产种植的十大关键控制技术. 王俊铎,胡伟,郑巨云,梁亚军,龚照龙,艾先涛,张泽良,周治国,李雪源. 2020

[20]国外甜菜种子在新疆的表现及应用. 魏良民. 200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