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红罗非鱼幼苗的诱捕装置

专利类型: 中国实用新型

专利权人: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无锡瑞顺水产养殖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朱文彬;董在杰;梁政远

专利号: CN201220466934.0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红罗非鱼幼苗的诱捕装置,其包括第一漏斗网与第二漏斗网,第一漏斗网具有第一网眼,第二漏斗网具有第二网眼,第二漏斗网设置在第一漏斗网的后部,在第一漏斗网的边缘连接有呈锥面形的引导布,在第二漏斗网的后部连接有鱼幼苗收集网兜,在鱼幼苗收集网兜的后部设有诱捕射灯,诱捕射灯的光线射向第一漏斗网的中部位置。本实用新型有效地提高了红罗非鱼幼苗的收集效率,减少劳动力;同时也能很有效的抓捕逃脱的幼苗,有效提高幼苗的生活率和出苗率。

  • 相关文献

[1]饲料中添加虾青素对红罗非鱼各组织类胡萝卜素含量和沉积率的影响. 公翠萍,朱文彬,刘浩亮,梁政远,董在杰. 2014

[2]虎杖对注射无乳链球菌红罗非鱼肝脏酶活性的影响. 敬小军,孔欣茹,华皓坤,刘婷燕,安树伟,顾玲玲. 2023

[3]饲料中添加竹炭对红罗非鱼幼鱼肌肉脂肪酸组分及脂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唐丹,苏胜彦,朱文彬,王兰梅,宋飞彪,董娟娟,张丹,董在杰. 2019

[4]黄花水龙种植对红罗非鱼养殖池塘污染物的影响. 郑尧,裘丽萍,周旻玥,孙旋辉,孟顺龙,胡庚东,陈家长. 2021

[5]基于简化基因组测序的红罗非鱼低温体色变异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徐鸿飞,陈诏,黄彩林,袁宗伟,赵何勇,李华,杨宾兰,周大颜,苏换换,朱华平. 2021

[6]越冬期体色变异红罗非鱼差异表达miRNA的鉴定. 王兰梅,朱文彬,傅建军,罗明坤,董在杰. 2023

[7]温度对马来西亚红罗非鱼越冬期体色的影响. 王兰梅,宋飞彪,朱文彬,董娟娟,傅建军,董在杰. 2018

[8]基于肠转录组学探究NaHCO3碱度胁迫下红罗非鱼应激响应与耐受机制. 陶易凡,曹巍,华吉祥,李祖辰,姜冰洁,张会昆,马雪彬,路思琪,强俊. 2024

[9]轮虫高密度循环水培育装置的研究. 宋德敬,王秉心. 2005

[10]国内外拖网减少副渔获物的研究进展. 陈晓雪,黄洪亮,陈雪忠. 2007

[11]罗非鱼综合选育新技术. ^A董在杰^B1%^A徐跑^B2. 2008

[12]氟苯尼考在罗非鱼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研究. 王伟利,罗理,姜兰,谭爱萍,邹为民,卢迈新. 2012

[13]大规格罗非鱼养殖技术. ^A朱华平^B1%^A黄樟翰^B2%^A卢迈新^B3%^A高风英^B4%^A杨丽萍^B5. 2008

[14]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水产养殖水质监控系统. 毛力,杨弘,肖炜. 2014

[15]冷藏罗非鱼微生物学质量变化和货架期预测数学模型. 许钟,肖琳琳,杨宪时. 2004

[16]提高泛珠三角区域罗非鱼产业发展竞争力的探讨. 李来好,陈胜军,杨贤庆. 2007

[17]罗非鱼遗传多态性的DNA指纹图谱研究. 王进科,夏德全. 2000

[18]养殖水体内小球藻对鱼类密度制约作用的影响和生长特征. 刘兴国,徐皓,顾兆俊,宋洪桥. 2010

[19]橙色莫桑比克罗非鱼(Oreochromis mossambicus)和荷那龙罗非鱼(O.hornorum)的选育效果评价. 朱华平,卢迈新,黄樟翰,高风英. 2007

[20]奥利亚罗非鱼(♀)×鳜(♂)远缘杂交子代与亲本血液学指标的比较. 王金龙,杨宏,吴婷婷.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