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赋予植物黄萎病抗性的Gbvdr5基因及应用

专利类型: 中国发明申请

专利权人: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发明人: 杨郁文;张保龙;王坤波;陈天子;任永哲

专利号: CN201110163078.1

摘要: 本发明涉及赋予植物黄萎病抗性的Gbvdr5基因及应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Gbvdr5基因是从抗黄萎病材料海岛棉品种H7124中获得的一个表面受体蛋白基因,核苷酸序列SEQIDNo.1,及其编码的蛋白质氨基酸序列SEQIDNo.2。该基因含有12个LRR保守结构域,N端和C端各有1个跨膜结构域。GbVdr5基因过量表达株的黄萎病抗病性明显增强,不仅可以延迟发病,并且病指也大为降低。在病原菌接种后17,20,23,26天后,对于落叶型黄萎病V991和非落叶型黄萎病Bp2,转基因株系黄萎病抗病性均明显增强。

  • 相关文献

[1]转天麻抗真菌蛋白基因提高棉花对黄萎病抗性. 肖松华,赵君,刘剑光,吴巧娟,王义琴,储成才,俞敬忠,喻德跃. 2016

[2]江苏省棉花区域试验品种(系)抗黄萎病性鉴定. 林玲,宋锦花,张爱香,周益军,顾本康. 2008

[3]棉花黄萎病抗性毒素鉴定的可行性分析. 肖松华,吴巧娟,刘剑光,狄佳春,许乃银,陈旭升,林玲. 2007

[4]棉花黄萎病抗源对不同生理型菌系的抗性分析. 吴巧娟,肖松华,刘剑光,赵君. 2013

[5]植物分枝发育调控的研究进展. 付正莉,刘蕊,王宁宁,朱克明,陈松,张洁夫,谭小力. 2018

[6]4个棉花品种对不同黄萎病菌的抗性差异比较. 薛艳,袁洪波,陈天子,张保龙. 2012

[7]稀土生物调节剂--植物和微生物篇. 周威,邱关明,李喜坤,沈阳理工大学,严长浩,李伟. 2005

[8]表面活性剂溶液的表面张力与植物持液量之间的关系研究. 顾中言,许小龙,韩丽娟. (Mis

[9]复合菌剂对草莓黄萎病的田间防治效果. 刘苏闽,周冬梅,杨敬辉,刘红霞,李红叶,郭坚华. 2010

[10]棉花黄萎病原菌寄主范围. 钱清海,高宇人,李经仪,顾本康. 1987

[11]棉花黄萎病研究进展浅述. 杨华,蔡立旺,潘群斌,陈建平,施庆华,张萼,王海洋,陈丽萌,杨明凤,霍金泉. 2006

[12]棉花抗黄萎病遗传与育种研究进展. 李卫华,胡新燕,杨峰,丁震乾. 2002

[13]生物肥和内生菌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研究. 陈丽萌,蔡立旺,施庆华,陈建平,张萼,王海洋. 2013

[14]利用VIGS技术分析野生茄Ve基因的抗黄萎病功能. 刘军,周晓慧,冯翠,武文,庄勇. 2014

[15]土壤高温还原消毒法克服草莓黄萎病试验. 糜林,杨金辉,霍恒志,李金凤,万春雁,陈雪平. 2010

[16]茄子近缘种黄萎病抗性鉴定及遗传分析. 庄勇,王述彬. 2009

[17]棉花黄萎病人工病圃设计与种质资源抗性鉴定. 顾本康,李经仪,陈春泉,陆迅,沈端庄,刘桂玲. 1985

[18]棉花黄萎病菌的遗传多样性. 肖松华,刘剑光,吴巧娟,陈旭升,许乃银,狄佳春,马晓杰. 2009

[19]陆地棉黄萎病菌诱导抑制消减杂交cDNA文库的构建与分析. 张映霞,杨郁文,倪万潮,曹祥荣,沈新莲. 2008

[20]大丽轮枝菌的绿色荧光蛋白标记. 邓晟,王彩月,张昕,林玲,赵明文,周益军.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