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浮游植物虹吸装置

专利类型: 中国发明申请

专利权人: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发明人: 蒋书伦;周彦锋;尤洋;葛优;金贝

专利号: CN201510432741.1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浮游植物虹吸装置,包括:用于容纳水样的容器,容器具有开口;固定设置在容器的开口的第一盘体,第一盘体设有导向孔,导向孔的延伸方向与容器内的水平面相垂直;吸管,包括硬管段和软管段,硬管段可上下滑动地插装于导向孔,且硬管段的下端垂直插入至容器内的水平面以下;硬管段露出于容器外的管壁上设有刻度线;硬管段的下端面密封,且伸入于水面以下的侧壁设有吸口;固定设置在硬管段设有刻度线部分的外壁上的第二盘体;浮子,浮子漂浮在容器的水面上,且硬管段穿过浮子并与浮子固定连接。如此设置,本发明提供的浮游植物虹吸装置,其能够避免对浮游植物造成的搅动,且能够有效提高实验准确性。

  • 相关文献

[1]关于我国渔业研究机构设置、方向与任务模式的探讨. 李福库. 1993

[2]苏联渔政管理机构的设置和任务. 叶冀雄. 1990

[3]鲜活大菱鲆溯源标识固定工艺研究及参数优化. 徐文其. 2021

[4]利用微生物净水研究进展. 乔培培,陈丕茂,秦传新,李娜. 2014

[5]海萝(Gloiopeltis furcata)藻体保存和容器内的培养方法. 陈素文,郭永坚,李俊伟,颉晓勇,朱长波. 2016

[6]轮虫高密度循环水培育装置的研究. 宋德敬,王秉心. 2005

[7]国内外拖网减少副渔获物的研究进展. 陈晓雪,黄洪亮,陈雪忠. 2007

[8]莱州湾浮游植物种群动态的研究. 王俊. 2000

[9]沅水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 刘明典,农业部淡水鱼类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杨青瑞,农业部淡水鱼类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李志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刘绍平,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黄木桂,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吴志新. 2006

[10]蛤蟆通水库冰下浮游植物种类及数量变动特点的研究. 姜作发,夏重志,董崇智,赵春刚. 2000

[11]大亚湾冬春季微型浮游动物摄食研究. 王学锋,上海水产大学,李纯厚,贾晓平,戴明. 2005

[12]珠江河网典型段基础碳源对水生动物的贡献. 曾艳艺,杨婉玲,李海燕,彭松耀,赖子尼. 2018

[13]盐碱地不同氯化物水型对虾养殖池塘浮游植物的生态特征研究. 高鹏程,来琦芳,王慧,么宗利,周凯,李信书. 2014

[14]桑沟湾浮游植物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及其季节变化. 李超伦,张永山,孙松,吴玉霖,方建光,张继红. 2010

[15]大亚湾浮游植物粒级结构对温排水和营养盐输入的响应. 谢福武,刘华雪,黄洪辉,宋星宇. 2018

[16]三峡水库三期蓄水后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初步研究. 陈勇,段辛斌,刘绍平,刘明典,王珂,陈大庆. 2009

[17]春季季风转换期间孟加拉湾的初级生产力. 刘华雪,柯志新,宋星宇,谭烨辉,黄良民,林强. 2011

[18]绿藻浒苔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影响研究. 张雪,栾青杉,孙坚强,王俊. 2013

[19]鱼山渔场近海海域浮游植物数量与上升流的关系. 孙鲁峰,徐兆礼,邢小丽,阙江龙. 2012

[20]丰、枯水期长江口邻近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环境影响初探. 李照,宋书群,李才文,俞志明.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