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类型: 中国实用新型
专利权人: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发明人: 王世会;李池陶;石连玉;葛彦龙;胡雪松;张秋军;贾智英;尚梅
专利号: CN201720488826.6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载充氧运鱼装置,包含用于盛放鱼的框架主体、以及充氧装置,所述框架主体具有容纳腔体并将框架主体放置在车斗内,所述容纳腔体内还设有防水布,从而形成一个密封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具有上部具有开口,所述防水布的上端设有多个固定孔,所述防水布通过固定件穿过固定孔固定在框架主体上,所述充氧装置包括氧气罐,所述将氧气罐固定在车斗的前端,所述氧气罐连接有气压表和微孔增氧盘,将所述微孔增氧盘置于防水布内,所述防水布内还设有泄水孔,所述泄水孔上设有孔塞。
- 相关文献
[1]持续充氧对养殖池塘上覆水—泥水界面—沉积物间隙水中离子垂直分布的影响. 魏南,余德光,王广军,谢骏. 2017
[2]不同增氧方式对精养池塘溶氧的影响. 张世羊,李谷,陶玲,李晓莉. 2013
[3]微孔扩散器形状对曝气增氧性能影响的试验. 程香菊,谢宇宁,朱丹彤,李然,谢骏. 2017
[4]微孔曝气流量与曝气管长度对水体增氧性能的影响. 程香菊,曾映雪,谢骏,龚望宝. 2014
[5]基于氧传质的池塘机械增氧节能技术. 谷坚,门涛,刘兴国,丁建乐,顾川川. 2011
[6]鲜活大菱鲆溯源标识固定工艺研究及参数优化. 徐文其. 2021
[7]利用微生物净水研究进展. 乔培培,陈丕茂,秦传新,李娜. 2014
[8]SharpMap二次开发中的框架设计与实现. 张胜茂,周为蜂,樊伟. 2011
[9]黄渤海区拖曳齿耙渔具渔法现状及分析. 孙中之,周军,许玉甫,庄申. 2012
[10]轮虫高密度循环水培育装置的研究. 宋德敬,王秉心. 2005
[11]国内外拖网减少副渔获物的研究进展. 陈晓雪,黄洪亮,陈雪忠. 2007
[12]鱼用麻醉剂安全性研究进展. 吕海燕,王群,刘欢,李晋成,吴立冬,宋怿. 2013
[13]崔家营航电枢纽工程鱼道过鱼效果. 王珂,刘绍平,段辛斌,孙铭帅,叶超,陈大庆. 2013
[14]漂洗和斩拌对海鲈鱼肌球蛋白理化特性的影响. 林婉玲,刘芳芳,李来好,吴燕燕,杨少玲,黄卉,杨贤庆,林织. 2020
[15]养殖鱼类对水质胁迫的生理响应特征研究进展. 王国强,李笑天,费凡,黄滨,刘宝良. 2019
[16]循环水养殖模式下鱼生长对水环境因子的响应模型构建. 程香菊,具家琪,胡佳纯,谢骏,余德光. 2019
[17]东海沿岸省市鱼类水产品中全氟烷基化合物含量调查研究. 叶洪丽,余玮玥,史永富,孔聪,蔡友琼,于慧娟,王帅,刘云姣,黄冬梅. 2019
[18]鱼体回转式分级机自动控制设计与试验. 朱烨,洪扬,江涛,邹海生,邢精珠. 2020
[19]间接竞争酶联免疫法测定鱼体中的亚甲基蓝. 黄宣运,杨光昕,孔聪,黄冬梅,蔡友琼. 2020
[20]微量元素硒、锌的营养、推荐摄入量及其在鱼类中的含量分布. 李雪玲,林听听,刘鑫,张东. 20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