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一种用于我国养殖对虾虾肝肠胞虫感染早期预警的套式引物及其应用

专利类型: 中国发明申请

专利权人: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发明人: 周俊芳;房文红;周红霞;王元

专利号: CN201510287845.8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我国养殖对虾虾肝肠胞虫感染早期预警的套式引物及其应用,所述套式引物包括一对外引物EMISF/EMISR和一对内引物EMISnF/EMISnR,具体序列如下:EMISF:GCGGTAATTCCAACTCCAAG;EMISR:TAAGCAGCACAATCCACTCC;EMISnF:AGTAGCGGAACGGATAGGGA;EMISnR:ACCCAGCATTGTCGGCATAG。本发明检测灵敏度很高且特异性好,适合含量极低和组织量很小的虾苗中虾肝肠胞虫的监测,适用于我国养殖对虾虾肝肠胞虫微量感染或潜伏感染的早期监测和预警,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相关文献

[1]白斑综合征病毒感染与对虾的免疫防御反应. 宋晓玲,黄倢,王秀华,杨冰. 2006

[2]对虾暴发性流行病药物应用试验初报. 杨仲明. 1996

[3]中国式“3+2”对虾安全养殖纳米集成技术设施与工艺流程(上). 丁永良. 2010

[4]对虾病害防治药物对浮游植物的影响研究. 刘萍,李健,孙修涛,刘得月. 1997

[5]论对虾高效养殖技术研究. 杨丛海. 1990

[6]生物絮团技术特点及其在对虾养殖中的应用. 罗亮,张家松,李卓佳. 2011

[7]厄瓜多尔的对虾养殖. 汪哲夫. 1991

[8]对虾养殖生态环境的研究现状和展望. 曲克明,李勃生. 2000

[9]对虾清洁养殖模式的初步研究. 李健,马向东,刘德月,孙修涛,牟乃海,宋全山,王承彬. 2002

[10]中国式“3+2”对虾安全养殖技术纳米量子效应对虾免用药养殖机理的研究. 丁永良. 2009

[11]中国式“3+2”对虾安全养殖纳米集成技术设施与工艺流程(下). 丁永良. 2010

[12]我国养殖对虾病害发生与池塘环境生态的关系及对策探讨. 李键. 1996

[13]匕带石斑鱼早期生活阶段攻击行为的开始与发展. 曹守花,李加儿,区又君. 2011

[14]刺参染色体制备的初步研究. 谭杰,孙慧玲,高菲,杨爱国,燕敬平,于东祥,刘志鸿,周丽青. 2011

[15]大鳞鲃消化系统早期发育的组织学观察. 金国雄,徐伟,耿龙武,关海红,李池陶. 2013

[16]黄颡鱼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梁宏伟,李忠,罗相忠,邹桂伟. 2017

[17]刺参不同部位中主要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英文). 孙伟红,冷凯良,林洪,邢丽红,宁劲松,王志杰,翟毓秀,王泽文,苗均魁,李晓川,韩现琴,刘淇. 2010

[18]刺参肠、性腺酶解多肽体外抗氧化作用研究. 曹荣,李冬燕,刘淇,赵玲,殷邦忠. 2013

[19]急性和慢性低氧胁迫对卵形鲳鲹幼鱼肝组织损伤和抗氧化的影响. 陈世喜,王鹏飞,区又君,温久福,李加儿,王雯,谢木娇. 2016

[20]银鲳卵黄发生期间组织中抗氧化水平的变化及饲料n-3LC-PUFA对其的影响. 彭士明,施兆鸿,高权新,张晨捷,王建钢.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