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类型: 中国实用新型
专利权人: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
发明人: 杜志宏;平俊爱;王玉斌;吕鑫;李慧明;牛皓
专利号: CN201720667111.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粱收割机分禾器,包括分禾板和固定安装于分禾板上端的分禾杆,所述分禾杆横截面呈三角形结构设置,分禾杆内部设有一三角形的存放腔,存放腔上下两端相通,分禾杆前方的三角形头部上固定安装一刀片,刀片的长度与分禾杆的长度相同,分禾杆前方的两侧倾斜面上均设有一弧形的条形口,分禾板上正对于存放腔下端的开口处设有一相通的螺丝孔,螺丝孔上下贯穿分禾板,螺丝孔内螺纹连接一密封塞。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刀片能有效的割去高粱上多余的叶子,避免了避免了割刀被叶子堵塞,且通过存放腔上端的开口和两侧的条形孔能有效的收集掉落的穗头,有效的增加了高粱的收成。
- 相关文献
[1]高梁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 张福耀,平俊爱. 2012
[2]高粱种质资源不同贮藏年份的生活力及生理特性研究. 乔燕祥,周建萍,温琪汾,赵卫红. 2012
[3]晋杂18号高粱杂交制种技术. 杨伟,王呈祥,白志良,刘勇. 2005
[4]高粱雄性不育遗传机制研究进展. 赵威军. 2004
[5]体细胞克隆变异在高粱改良中的应用. 王良群. 2004
[6]高粱杂种优势利用及存在问题与展望. 柳青山. 2004
[7]高粱细胞质雄性不育研究进展与展望. 程庆军. 2004
[8]优质饲料高粱的饲喂效果及市场潜力. 李团银. 2004
[9]高粱无融合生殖研究进展及其应用前景. 平俊爱. 2004
[10]新型A3细胞质雄性不育系SX-1A的创制与饲草高粱晋草1号的选育. 张福耀. 2004
[11]山西省酿造专用高粱品种的开发应用. 吕慧卿. 2004
[12]高粱杂交种晋杂18号的特点及配套栽培技术. 杨伟. 2004
[13]国内外优异高粱种质资源的综合评价. 张桂香. 2004
[14]高粱重要农艺性状的分子标记基因定位研究进展. 梁小红. 2004
[15]高粱穗部主要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分析. 张桂香. 2004
[16]无融合生殖研究及其在高粱育种中的应用前景. 张福耀,平俊爱,程庆军,杜志宏,牛天堂. 2000
[17]高粱SSA-1无融合生殖特性及其遗传分析. 张福耀,孟春刚,阎喜梅,郑晋波,平俊爱,王立新,韦耀明,牛天堂,吴树彪. 1997
[18]中国高粱芽期酯酶同工酶研究报告. 庾正平,王富德,徐丽华,乔燕祥,高平平,母玉敏,沈铃承. 1989
[19]高粱联合收获技术的应用研究. 王伟仁,白文斌,景小兰,董良利,赵建武. 2013
[20]高粱—苏丹草杂交草的研究与利用. 王和平,张福耀,程庆军,平俊爱,杜志宏,郭玉兰,王晋中.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