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海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常规稻海秀占9号、秀丰占5号、海丰糯1号新品种的选育及示范推广

文献类型: 获奖成果

作者:

获奖名称: 海南省科技成果转化奖

获奖等级: 二等奖

关键词: 品种;示范;常规稻;示范推广;稻;常规;选育;新品种;海;推广

第一完成单位: 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获奖时间: 2013

摘要:   1、课题来源与背景   海南地处热带,高温高湿,日夜温差小,气候灾害频发,农户管理粗放,投入不足,省内平均水稻单产始终在295kg/667m2左右徘徊,单、总产均不高,粮食不能自给,每年有80多万吨的缺口需从内地调进或进口,市场缺口较大。同时,海南四面环海,地理区位独特,交通相对不便,台风暴雨及旱灾较频繁,对自然灾害及国际农业危机抵抗能力差。海南近年来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冬种反季节瓜菜和热带水果业,水稻种植面积调整缩减。不断缩小的水稻播种面积与农民低效的耕作水平,造成海南粮食安全存在巨大的隐患。海南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绝大多数,达70%以上,农村居民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偏低,农民人均纯收入及购买力不高,不具备抵抗粮食危机能力,实现口粮自给意义重大。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粮食播种面积有进一步下降的趋势,现生产上迫切需要推广种植高产、抗病、广适性的水稻新品种。而海南现有水稻推广品种如Ⅱ优128、特籼占25、七桂早25等品种应用年限已久,米质差、产量下降、抗性衰化,海南现有糯稻品种如“山兰糯”、“三粒寸”、“三五糯”、“南丰糯”等产量极低,糯性较差,重感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给农户带来较大损失。现有的品种存在诸多问题,急需换代。海南水稻栽培粗种粗管,需要技术升级。   海秀占9号、秀丰占5号、海丰糯1号是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粮作所选育并通过省级审定的品种,具有产量高、米质优、糯性好、适应性广等优点,应用推广前景广阔。   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1) 水稻新品种选育   海秀占9号   2001年以矮秀占与丰穗占5号杂交育成。参加省生产试验平均单产548.23 kg/667m2, 比CK增产17.64%,米质达国优二级。2009年确定为海南省农业主导品种。(琼审稻2008024)。   秀丰占5号   2000年以矮秀占与丰富占1号杂交育成。参加省生产试验平均单产532.16公斤/667m2,比CK增产11.25%。达到了农业部规定的超级稻品种产量标准,稻瘟病级3.5级。(琼审稻2005014)。   海丰糯1号   2003年从广西大学糯稻材料分离经系统选育而成。在澄迈、儋州平均亩产480.9公斤,比对照增产4.6%,抗性强,支链淀粉含量96.8%,胶稠度为95mm。(琼审稻2007016)。   (2)优质水稻配套栽培技术试验研究   ①采用宽窄行移栽方式,保证群体生产量、较高的成穗率和群体通风透光性;②采用专用复混肥作基肥,保证前期早生快发;③通过适宜的控蘖剂控制无效分蘖,提高成穗率和改善米质;④齐穗期采用调节剂进行营养调控,延衰壮籽,提高产量,调优米质。   (3)水稻繁育技术研究    通过株系优选、加速世代进程,生产中应用“株系循环法”,构建了优质稻种子生产体系。   (4)加强技术培训和示范推广情况   加强示范推广工作,形成“研、企、推、用”的示范推广模式。2005-2013年在文昌、定安、万宁、陵水、临高、儋州、昌江、东方等市县推广面积达125.5万亩,亩平均增产稻谷50公斤,按稻谷售价1.80元/公斤计,共增加社会效益11295万元。   3、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   (1)育成了海秀占9号、秀丰占5号、海丰糯1号并通过海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其中秀丰占5号产量高、抗性强;海秀占9号产量高、米质优(国标二级优质米),2009年确定为海南省农业主导品种;海丰糯1号产量高、糯性好。   (2)通过搭载卫星将海丰糯种子送入太空,诱发变异。利用SSR引物PCR检测到太空诱变后代,并对变异后代进行米质分析,为探索水稻选育新途径提供依据。   (3)项目采用 “研、企、推、用”四位一体的示范推广模式。2005-2013年在文昌、定安、万宁、陵水、临高、儋州、昌江、东方等市县推广面积达125.5万亩,亩平均增产稻谷50公斤,按稻谷售价1.80元/公斤计,共增加社会效益11295万元。   (3)研制“株系循环法”提纯复壮,原种的纯度达到99.9%以上,良种的纯度达到98%以上,保证种子生产纯度,研制出优质水稻配套高产栽培技术,示范海秀占9号百亩高产片最高产量达653.25kg/667㎡,米质达到国标二级优质米标准。   (4)建立核心示范点100多个,有效地加快了新品种的推广。   4、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   项目技术已成熟,适合海南地区种植推广,品种已通过海南省审定。

  • 相关文献

[1]高产抗病常规稻新品种绿金占1号选育及应用. 唐清杰,严小微,王惠艰,翟李楠,林义开,邢福能. 2022

[2]西瓜新品种黑比特的选育. 洪启亮,林建闻,马成花,吕秋蕊,廖道龙. 2022

[3]热带经济作物瓜尔豆新品种汇锦1号的选育. 胡春花,孟卫东,张吉贞,王效宁. 2013

[4]小菜蛾抗性治理及可持续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小菜蛾可持续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进展. 李振宇,吴青君,谌爱东,吴益东,侯有明,何余容,李建洪,谢圣华,章金明,符伟,马春森. 2011

[5]超级稻两优389高产示范及栽培技术. 黄垂雄,王效宁. 2008

[6]甜菜夜蛾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甜菜夜蛾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研究进展. 周利琳,王少丽,江幸福,许再福,慕卫,王冬生,王小平,陈浩涛,杨亦桦,吉训聪. 2012

[7]甜菜夜蛾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甜菜夜蛾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研究进展. 周利琳,王少丽,江幸福,许再福,慕卫,王冬生,王小平,陈浩涛,杨亦桦,吉训聪. 2012

[8]杂交水稻新组合特优1617在海南示范及高产栽培技术. 王惠艰,严小微,翟李楠,韩义胜,岑新杰,唐清杰. 2023

[9]优质杂交水稻新组合博Ⅱ优818在海南示范及高产栽培技术. 唐清杰,严小微,王惠艰,唐力琼,邢福能. 2018

[10]海南省大面积推广应用除草剂的成效. 周传波,肖敏,吉训聪,陈文,梁安源,陈景仁. 2006

[11]红肉火龙果新品种‘大龙’的选育. 罗志文,李向宏,彭超,韩冰,何凡,陈业光,范鸿雁,陈哲,崔健,辛曙丽. 2018

[12]琼科花系列花生新品种适应性初探. 侯本军,林力,白翠云,王敏芬,唐力琼. 2020

[13]苦瓜新品种引进比较试验. 伍壮生,高芳华,廖道龙,冯学杰,吴月燕,蔡兴来. 2014

[14]2005-2006年度海南省辣椒新品种试验. 陈贻诵,叶凤,蔡尧亲,周王鼎,王川群. 2007

[15]棱丝瓜新品种碧绿1号的选育. 冯学杰,吴月燕,梁振深,肖日新,李鹏. 2012

[16]菠萝蜜优良新品种琼引8号的选育. 颜彩缤,胡福初,赵亚,肖敏,张世青,范鸿雁. 2023

[17]尖蜜拉新品种黄晶蜜的选育. 颜彩缤,胡福初,赵亚,肖敏,李少卡,范鸿雁. 2024

[18]四个水稻新品种在海南澄迈早季的试种表现. 符研,余昌花,林朝上. 2011

[19]籼型杂交水稻新组合特优1617. 严小微,唐清杰,王惠艰,徐靖,陈健晓,韩义胜,王效宁,邢福能. 2019

[20]特种稻品种海丰黑糯2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唐清杰,王惠艰,严小微.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