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获奖成果
作者:
作者机构:
获奖名称: 科技进步奖
获奖等级: 三等奖
关键词: 育种技术;育种;糯玉米;技术;玉米;玉米育种;甜糯玉米;创新;技术创新
第一完成单位: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获奖时间: 2014
摘要: 鲜食玉米是浙江省重要的旱杂粮作物之一,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作为典型的南方玉米种植区的浙江省,从早期的高产饲用玉米发展到如今以粮食、蔬菜、饲用兼用及加工原料的重要作物,尤其是鲜食甜糯玉米成为我省居民粮菜消费的主要品种。并从前些年的高产育种逐步转向了品质育种,对鲜食玉米重要品质性状如可溶性总糖含量、柔嫩性、脆度、甜糯风味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创制新种质,解决优良品质指标和抗性、产量等农艺性状的多性状聚合育种难题,在省科技计划项目的支持下,项目组历经10余年的技术攻关,通过育种技术和优异新种质的创新,选育了优质、高产、抗病的甜、糯和甜糯新品种6个,新品系如白甜5137、花甜糯8013等多个,为满足浙江省效益农业发展和市场对健康、营养、适口性好的甜糯玉米品种的多样化需求作出了积极贡献。 本成果利用显微测微技术测定甜玉米籽粒3个面的果皮厚度,对果皮厚度遗传性状和SSR标记进行连锁不平衡分析,结合优异种质材料的引进与鉴定,通过低世代重组、鉴定和定向选择等组成的同步筛选技术,创新选育了E311、E329等12份果皮厚度较薄的高脆度甜玉米自交系,选育通过浙江省审定的代表性品种2个:浙凤甜2号和浙凤甜3号。其中浙凤甜2号已连续6年被列入我省主导品种(品种权号:CNA20050596.3)。 本成果通过基因组测序,从分子水平上验证了我国糯玉米wx基因存在新的突变类型5个:DNA水平上发生突变有wx-tD7(D7)、wx-tD10(D10),转录水平上发生突变有wx-N1(N1)、wx-N2(N2)和wx-N3(N3),并表明我国目前糯玉米育种应用的wx基因主要来自D7和D10两个突变基因型,且D7类型比D10类型更显糯,创新了糯玉米wx基因遗传理论。并建立了wx-tD7突变基因分子标记筛选技术,筛选获得了217份属糯性较好的优良糯玉米新种质,选育通过省审定的代表性品种2个:浙凤糯2号和浙凤糯8号,其中浙凤糯2号已连续6年被列入我省主导品种。 本成果在前人研究理论基础上进行消化创新,改进选育技术,构建了籽粒淀粉与I-KI试剂测定方法和分子标记辅助技术相结合的多隐性基因聚合种质早代筛选技术,有效、快速和创制选育一批具甜糯双隐或多隐性基因新种质。并育成了甜糯型玉米杂交组合2个:浙凤糯5号和浙凤糯7号。 育成的浙凤糯2号、浙凤甜2号和浙凤甜3号等新品种在省内累计推广66.06万亩,新增社会经济效益1.57亿元,其中2013年推广面积10.22万亩。浙凤糯2号和浙凤甜2号自2008年以来连续6年成为浙江省农业主导品种。获品种权1个,发表相关论文15篇。
- 相关文献
[1]甜玉米和糯玉米品质特征和育种相关研究概述. 侯俊峰,韩海亮,陈斌,包斐,谭禾平,赵福成. 2021
[2]实践中认识和体会创新. 钟新民. 2012
[3]低植酸玉米育种的研究概况. 徐秀红,郭国锦,吕桂华,卢华兵. 2012
[4]鲜食甜糯玉米浙糯玉6号的亲本特性及制种技术. 杜龙岗,卢华兵,陈合云,郑学强,洪晓富. 2014
[5]甜加糯玉米科糯2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杜龙岗,王美兴,黄益峰,任梦云,陈珊宇,曹栋栋. 2019
[6]鲜食甜糯玉米产业提升关键技术 集成创新与应用. 赵福成,蔡仁祥,王桂跃,谭禾平,韩海亮,包斐,楼肖成. 2018
[7]甜糯玉米新品种抗病虫性的鉴定与评价. 王桂跃,俞琦英,谭禾平,韩海亮,苏婷. 2012
[8]甜糯玉米正反交F_1代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的差异性分析. 卢华兵,石丽敏,胡贤女,吕桂华,陈坚剑,郭国锦. 2015
[9]浙江省鲜食甜、糯玉米主要病虫害及综合防治. 韩海亮,谭禾平,赵福成,包斐,王桂跃. 2016
[10]种植密度对浙糯玉5号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吕桂华,徐秀红,卢华兵,郭国锦. 2012
[11]甜糯玉米小斑病发生规律及前移防治试验. 韩海亮,谭禾平,赵福成,包斐,苏婷,卢德生,王桂跃. 2014
[12]甜糯玉米浙凤糯5号的选育及栽培要点. 姚坚强,王美兴,任永源,张莲英,朱金庆. 2009
[13]甜糯玉米籽粒不同发育时期基因表达谱和生理生化特性分析. 高志方,周玲,梁帅强,张体付,戴惠学,朱英,赵涵. 2024
[14]花甜糯玉米浙糯玉6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郭国锦,吕桂华,卢华兵,徐秀红,陈坚剑,杜龙岗. 2013
[15]甜糯玉米品种华耐甜糯101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张云,陈坚剑,吴振兴,王婷甄,吕桂华. 2023
[16]甜糯玉米新品种浙糯玉5号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郭国锦,卢华兵,吕桂华,徐秀红,陈合云,杜龙岗. 2010
[17]甜糯玉米新品种抗病虫性的鉴定与评价. 王桂跃,俞琦英,谭禾平,韩海亮,苏婷. 2013
[18]肯尼亚茶产业与茶树资源育种研究. 陈周一琪,王志岚. 2012
[19]应对极端气候的水稻品种选择与育种技术对策. 徐晓征,施俊生,游兆彤,王建军,王仁杯,崔永涛,宋建,唐立群. 2023
[20]基因编辑及全基因组选择技术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展望. 梁楚炎,巫明明,黄凤明,翟荣荣,叶靖,朱国富,俞法明,张小明,叶胜海.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施肥对秋延后栽培鲜食大豆产量和效益的影响
作者:黄洪明;吴美娟;汪暖;曹春信;傅旭军;吴早贵
关键词:鲜食大豆;秋延后栽培;肥料;产量;效益
-
基层农业科研单位科技创新力提升的思考-以浙江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为例
作者:金轶伟;方鸣;姚坚强
关键词:基层农业科研单位;科技创新力;浙江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
降解膜对高粱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作者:刘玉兵;曹春信;黄洪明;卢华兵;吕学高;刘新华
关键词:生物降解膜;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高通量测序
-
137Cs-γ射线辐照对玉米自交系种子发芽和苗期生长的影响
作者:陈金跃;杜龙岗;熊立东;任梦云;杨文新;王美兴;陆艳婷
关键词:辐照;玉米;发芽力;长势;半致死剂量;致死剂量
-
"三步选择"法在优质多抗鲜食玉米品种选育中的应用
作者:谭禾平;谢传晓;赵文明;杨泉女;陆大雷;王洋;俞琦英;梁克勤;韩海亮;祁显涛;王蕴波;朱维佳;张美景;包斐;张书涛;韩庆辉;赵福成
关键词:三步选择法;鲜食玉米;半穗品鉴半穗留种;育种
-
糯玉米可溶性糖组分特征与采后品质特性
作者:任梦云;杜龙岗;王美兴;黄益峰
关键词:糯玉米;贮藏耐性;糖代谢;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
-
甜玉米可溶性糖组分特征及其采后降解规律分析
作者:任梦云;杜龙岗;王美兴;黄益峰
关键词:甜玉米;种质资源;糖代谢机理;HPLC-ELS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