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先进对地观测技术农业应用系统

文献类型: 获奖成果

作者:

作者机构:

获奖名称: 科学技术奖

获奖等级: 一等奖

关键词: 观测;技术;系统;应用系统;农业;农业应用

第一完成单位: 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获奖时间: 2004

摘要: 本项目名称为“先进对地观测技术农业应用系统”,属于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主要应用于农业信息化、现代化管理,也可以应用于生态环境监测领域,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是设计试验方案,研究机载、星载成像光谱仪农业应用中所需的特性和参数,解决成像光谱仪海量数据农业应用数据处理和信息提取的关键技术问题,建立应用示范系统为扩大应用提供技术方法。 项目的特点和技术创新点是: 国内首次建立系统观测规范和设计星-机-面三级试验流程,通过试验为我国研制成像光谱仪农业应用选择参数和性能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开发了适合我国研制的机载、星载成像光谱仪数据的预处理软件,发展了改进矩匹配条带噪声去除椒盐噪声滤波器,及辐射纠正估计双向反射角算法等辐射校正方法。其研究论文已被国际遥感刊物接收和发表,得到了国际同行的认同。 利用自主开发遗传与神经元网络算法软件,对成像光谱数据进行农作物识别,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可以区别出不同作物类型,提高分类精度,并且区分出四种不同小麦品种,这一成果在国际上未见报道,是对地观测技术农作物识别研究方面的重大进展。 在国内率先利用成像光谱数据反演农作物生化组分(叶绿素、蛋白质、N、P、K等)研究,建立了一系列成像光谱技术农业应用实用分析模型,为我国对地观测技术农业应用的进一步发展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 建立了先进对地观测技术农业应用系统,自主开发了光谱分析、数据预处理、农作物分类与变化监测、农业应用模型四个组件式农业实用软件模块,适用于农业现代化管理和应用。系统软件已推广应用,对推动我国先进对地观测技术农业应用起到了示范作用。 经专家鉴定,本项目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作物识别达到国家领先水平。 项目研究成果推广应用可以提高农情监测精度,有利于国家的宏观决策和粮食安全预警,有助于精细农业现代化管理。

  • 相关文献

[1]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及创新发展策略. 李瑾,郭美荣,高亮亮. 2015

[2]农业信息资源建设若干问题分析. 罗长寿,王肖妍,孙素芬. 2005

[3]池塘养殖水体光谱观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马茵驰,丁文. 2017

[4]农用无线传感器网络硬件平台的研究与设计. 罗惠谦,张馨,乔晓军,王成,张云鹤. 2006

[5]无线传感器网络在农业中的应用. 乔晓军,张馨,王成,任东,何秀红. 2005

[6]支持分布环境的农产品协同追溯平台构建. 钱建平,范蓓蕾,李洁,李小刚,赵丽,王铄今,史策. 2017

[7]农业标准化生产管理系统开发平台研究. 孙妮娜,秦向阳,杨宝祝,陈雨海. 2007

[8]面向蔬菜产业链的信息管理系统. 吴建伟,杨宝祝,刘彦泉,张俊. 2009

[9]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管理模式. 钱建平,杨信廷,刘学馨,孙传恒,韩啸. 2008

[10]可追溯系统的追溯粒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钱建平,刘学馨,杨信廷,邢斌,吉增涛. 2014

[11]集成实时快速检测信息的蔬菜追溯系统改进与应用. 钱建平,张保岩,邢斌,杨信廷,李茏,王鸿彬. 2015

[12]基于微信的村镇社区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韩琳,吴华瑞,顾静秋. 2016

[13]陆面数据同化系统构建方法及其农业应用. 刘峰,李存军,黎锐,杨为民. 2008

[14]无线传感器网络在农业中的应用. 乔晓军,张馨,武汉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王成,任东,何秀红. 2005

[15]北京杂交小麦节水栽培关键技术. 任立平,王拯,叶志杰,高新欢,董艳华,陈兆波,张胜全. 2020

[16]我国玉米品种发展现状与展望. 季广德,杨国航. 2009

[17]北京郊区板栗林下栗蘑栽培技术及效益分析. 隗永青,曹均,曹庆昌. 2010

[18]樱桃砧木嫩枝扦插育苗技术的研究. 周宇,张开春,闫国华. 2007

[19]浅析发酵床养鸡技术. 李娟,李吉进,邹国元,孙钦平,刘本生,高丽娟,刘春生,王海宏. 2012

[20]春玉米区玉米制种预防高温危害的方法与措施. 冯培煜,宋瑞连,王晓光.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