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获奖成果
作者:
作者机构:
获奖名称: 科学技术进步奖
获奖等级: 三等奖
关键词: 技术;关键技术;夏;轻简;技术研究;生产;轻简化;芝麻;化生;关键;夏芝麻;稳产;研究与应用;高产稳产;简化;研究;高产
第一完成单位: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芝麻研究中心
获奖时间: 2013
摘要: 该成果在国家芝麻产业技术体系和河南省超级产粮大省奖励资金扶持农业科研等项目的资助下,从影响黄淮、江淮产区夏芝麻高产稳产的主要障碍因子入手,系统研究了该区域夏芝麻干物质积累规律、光合特性,确定了芝麻高产群体结构和高产条件下的产量构成因子,提出了初花期-终花期是营养体和籽粒形成的关键时期,在生产中应“主攻中部蒴果、力保下部蒴果、争促上部蒴果”,以提高优质蒴果率,挖掘夏芝麻的增产潜力;分析黄淮、江淮芝麻产区的生态特点,确定了该区域的适宜播期为6月1日~6月10日,最佳种植密度为1.0~1.5万株/亩,每推迟10天,密度应增加0.3~0.5万株/亩;研究芝麻肥水高效利用规律,建立了三因素肥料效应模型,确定了氮磷钾肥最佳施肥量、施肥比例以及最佳灌水时期和灌水量;研究了夏芝麻连作障碍机理,筛选出了高效抗重茬剂、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抗重茬技术;开展了夏芝麻机械化播种、合理密植、抗重茬种植、肥水高效利用、病虫草害综合防控、适期巧打顶等关键性轻简化生产技术研究,提出了轻简化管理技术和指标;在此基础上,将各单项技术整合、优化集成,创建了集高效简化、经济实用于一体的夏芝麻高产稳产轻简化生产技术规程,该规程与其他常规技术相比,简化了播种和管理程序,提高了病虫草害防控和打顶效果,具有技术综合性强、简便易行、可操作性强等特点,为生产提供了良好地理论和技术支撑。该规程在推广应用中,采取跨地区、跨部门合作方式,实现了供种-管理-销售“六统一”,扩大了生产规模,降低了生产成本和劳动强度,增产增效显著。目前已在河南、安徽、湖北等省份累计推广应用682.6万亩,示范区比非示范区增产25.3~35.4%,且新增社会经济效益15.71亿元,创造出亩产188.5kg、亩增效益1298.5元的百亩连片和179.6kg的千亩连片国内高产记录,社会、经济及生态效益显著,有力的推动了黄淮、江淮地区芝麻产业的发展。与国内同类研究比较,研究内容丰富、全面,系统性强,其综合技术居国内领先水平。
- 相关文献
[1]小麦新品种郑麦1860高产稳产特性分析. 王会伟,胡琳,郭瑞,高崇,董海滨,赵明忠. 2021
[2]小麦新品种郑麦9188高产稳产表现及遗传特性解析. 昝香存,杜习军,赵明忠,高崇,韩留鹏,常莹莹,陈弯,齐学礼. 2024
[3]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成麦202及配套栽培技术. 曾艳娟,焦宏廷,宋新敏,李继军,齐红志,李雪艳,李鸿斐. 2025
[4]小麦品种郑麦379优质强筋生产关键技术. 李会群,晁岳恩,孙少华,王艳华. 2019
[5]有机蔬菜生产技术规程. 柴冬梅,李平,夏廉法. 2007
[6]河南绿色食品番茄设施标准化生产技术. 郝学飞,张军锋,赵光华,余大杰,司敬沛,王铁良,曹颖妮,周玲,胡京枝. 2016
[7]不同氮肥用量对夏芝麻冠层结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李春明,张海洋,高桐梅,李丰,王龙,卫双玲. 2021
[8]夏芝麻高产高效栽培模式研究. 卫双玲,张体德,卫文星,焦宏廷,毛建平. 2001
[9]新疆北疆杂交棉简易高效种植模式探索. 时增凯,时增凯,裴亮只,王艳玲,张西岭,马奇祥. 2015
[10]河南省夏玉米抗逆稳产栽培技术. 赵雁群,牛军,乔江方,张美微. 2021
[11]河南小麦新品种(系)高产稳产性综合评价. 曹廷杰,胡铁柱,王西成,赵虹,胡卫国. 2010
[12]基于小麦新品种平安七号的特征与产量相关性的栽培分析. 赵立尚,孟祥锋,陈宏,王子君,罗鹏. 2018
[13]优质高产稳产多抗小麦新品种一郑麦583. 曹廷杰,赵虹,王西成,胡卫国,陈渝,张改凤. 2014
[14]高产、稳产、高抗大豆新品种郑豆0689的选育. 余永亮,杨红旗,许兰杰,董薇,牛永光,芦海灵,梁慧珍. 2016
[15]轻简化液质联用法检测玉米中的伏马毒素B1、B2和B3. 郑嘉,王红旗,刘继红,王俊艳,曹成,尹海燕. 2021
[16]NEB肥对芝麻矿质元素吸收及与产量相关关系的影响. 高桐梅,卫双玲,张海洋,郑永战,苗红梅,李春明. 2010
[17]几种作物秸秆基质的比较研究. 程志芳,王晋华,赵肖斌,米国全. 2010
[18]芝麻同源四倍体的选育及生物学性状研究. 卫双玲,张海洋,卫文星,张体德,路凤银,焦宏廷. 2004
[19]土壤水分对芝麻品种郑芝98N09光合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高桐梅,卫双玲,穆瑞霞,张从永,张海洋,芦海灵. 2013
[20]硼肥对芝麻籽粒性状、芝麻素含量及产量的影响. 卫双玲,高桐梅,汪学德,李春明,张海洋,芦海灵.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药用植物黄精的属内亲缘关系研究进展
作者:孙瑶;余永亮;李春明;杨青;谭政委;许兰杰;梁慧珍
关键词:黄精;形态学;细胞分类学;化学成分;分子标记
-
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成麦202及配套栽培技术
作者:曾艳娟;焦宏廷;宋新敏;李继军;齐红志;李雪艳;李鸿斐
关键词:小麦;成麦202;特征特性;高产;稳产;栽培技术
-
艾优质栽培技术
作者:杨青;余永亮;许兰杰;杨红旗;谭政委;李春明;孙瑶;董薇;安素妨;鲁丹丹;李磊;梁慧珍
关键词:艾;栽培技术;根茎繁殖;病虫害防治
-
红花农艺性状与SCoT标记的关联分析
作者:许兰杰;梁慧珍;余永亮;安素妨;杨青;李春明;董薇;李磊;王红雨
关键词:红花;农艺性状;SCoT标记;关联分析
-
全基因组水平金银花TCP基因家族的鉴定及表达模式分析
作者:谭政委;郭水柱;苏小雨;孙瑶;余永亮;李磊;张利超;许兰杰;鲁丹丹;安素妨;李春明;梁慧珍;王子君
关键词:金银花;TCP转录因子;基因家族;共线性分析;系统进化;表达模式
-
矮壮素对改善芝麻机收农艺性状的作用及其对光合生理的影响
作者:田媛;李丰;王东勇;张鹏钰;付锦州;戎亚思;戴晋;吴寅;高桐梅
关键词:芝麻;矮壮素;农艺性状;光合特性;产量品质
-
不同产区及密度下豫黑芝1号芝麻产量及相关性状分析
作者:黄盈盈;琚铭;郑磊;关丽云;胡建涛;马琴;苗红梅;张仙美
关键词:芝麻;豫黑芝1号;栽培密度;产区;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