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及优质稻米产业化示范

文献类型: 获奖成果

获奖名称: 科学技术奖

获奖等级: 一等奖

关键词: 稻米产业;产业化示范;示范;杂交;优质稻;稻米;两系法杂交水稻;水;优质;产业;稻;优质稻米;杂交水稻;两系;水稻;产业化;研究;两系法

第一完成单位: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获奖时间: 2007

摘要: 技术原理:以两用核不育系与恢复系杂交,生产杂交种,进行推广应用;以优质两系杂交稻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规范为标准进行优质稻米产业化示范。 性能指标: (1)为培矮64S等200多份国内两用核不育系进行了生态鉴定,并选育出三个不育系通过审定。 (2)实现了优质、香味和高产的较完美结合,选育五个优质组合通过贵州省审定,其中一个通过国家审定。 (3)实现了繁殖、制种双双达到3750 kg/hm^2的高产水平的突破,且确保种子纯度达国家规定标准。 (4)通过高产栽培技术配套实施,实现了多年多点12t/hm^2以上的超高产水平。 (5)进行了优质稻米产业化示范,创立了一批优质米品牌,实现了科技成果有效转化。 (6)两系法不育系繁种700多亩,制种24156亩,推广443.46万亩,其中2007年为93.46万亩。 (7)在《中国农业科学》、《中国水稻科学》等国家级中文核心期刊以及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发表中英文研究论文55篇。 (8)该项成果的应用,实现总产值35.17亿元,新增产值4.68亿元,取得了极其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 (1) 根据贵州稻作生态特点和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的育性转换特性,研究建立了以"穿梭再生育种法"为核心的"广适应性籼型两用核不育系选育"技术体系,并建立了国内唯一的"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生态鉴定中心"; (2) 首次研究并建立了杂交水稻两系法生态繁殖制种技术体系; (3)育成的优质两系法杂交水稻组合两优363,全部米质指标均达到部颁优质米标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等专家高度评价"两优363",认为"可列为高档优质米"; (4)创建了优质两系杂交水稻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体系; (5)制定了《贵州省水稻两用核不育系育性标准》(DB52/T431-2001)地方标准和《优质两系杂交水稻两优363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规范》(DB52/T475-2004)地方标准,获发布实施。 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成果已完全成熟并在贵州及省外部分地区推广应用,使用安全。 本项目育成的两系杂交水稻品种推广范围可在贵州省范围内推广,其中两优363已经在南方稻区大规模推广。2007年省内外共推广93.36万亩,以后还具有广泛的推广前景。 育成的两系不育系可在南方稻区应用,进而培育新的两系杂交稻组合。 两系杂交水稻制种技术可在省外生态条件合适的地方应用。目前已经在四川、湖南、湖北等地应用。 两系杂交稻高产无公害栽培技术及优质稻米产业化已在贵州广泛应用,以后还可在贵州和本项目育成的品种推广的省外地区推广应用。

  • 相关文献

[1]优质两系杂交稻两优363. 葛必庆,黄宗洪,严宗卜,向关伦,蒋志谦,陈锋,甘雨,曹绍书. 2001

[2]利用优质常规稻金麻粘转育优质杂交稻亲本的初步研究. 黄宗洪,向关伦,陈文强. 1998

[3]贵州两系法优质杂交水稻育种进展. 黄宗洪,王际凤,向关伦,甘雨,杨占烈,陈锋,周维佳. 2006

[4]贵州省优质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与应用. 黄宗洪,向关伦,严宗卜,王际凤,陈锋,陈文强,罗德强,杨占烈,甘雨. 2009

[5]杂交水稻超高产精确施肥研究及示范效果. 罗德强,江学海,周维佳,涂丹. 2009

[6]优质籼稻银桂粘选育与应用. 严宗卜,蒋志谦,刘建昌. 2000

[7]水稻杂糯间栽防治稻瘟病试验示范. 樊江顺,文炳智,何海永,文家明,梁蓉,张慧,袁洁,杨学辉. 2009

[8]优质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Y两优585. 张上都,伍祥,彭菊,石邦志,周乐良,陈文强. 2018

[9]香型优质两系杂交水稻黔香优2000的选育及应用. 王际凤,黄宗洪,李其义,涂丹,王成招. 2004

[10]高产优质两系杂交籼稻新组合香两优贵福占的选育. 龙江辉,黄培英,王玲莉,郝留根,黄佑岗,王际凤,向关伦,张升龙,徐娅. 2023

[11]优质三系杂交籼稻新组合T香优贵福占的选育. 龙江辉,王玲莉,黄培英,余璐,黄勇,黄佑岗,李树杏,王际凤,王华. 2023

[12]优质两系杂交籼稻新品种兴两优578的选育. 秦元忆,蒙秀菲,张上都,彭菊,伍祥,石邦志,陈重远,甘雨,周乐良. 2024

[13]高产优质杂交籼稻新组合泸优692. 李树杏,郭慧,刘洁,郝留根,张宏伟,甘雨,杨占烈,向关伦. 2022

[14]早熟优质杂交水稻新组合安优136的选育. 杨占烈,游年顺,甘雨,黄利兴,向关伦,黄宗洪,潘建惠. 2011

[15]优质杂交香稻新组合香两优875的选育与应用. 严宗卜,陈锋,陈惠查,吴宗桃,涂敏,姜萍,孙灿慧,葛必庆. 2010

[16]优质杂交水稻新组合野香优贵禾. 陈锋,陈能刚,鄢小青,李欢. 2023

[17]水稻纹枯病对稻米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陈文强. 2006

[18]穿梭再生育种法在水稻S系选育中的应用. 廖昌礼,葛必庆,胡永良,曾文华,刘远坤,倪克鱼,黄宗洪,向关能. 1991

[19]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两优662的选育. 黄宗洪,向关伦,潘建慧,扬占烈,甘雨,陈文强. 2004

[20]关于水稻两系法杂种优势利用的讨论——1.光敏不育系的选育. 沈福成,陈文强. 1992

作者其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