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获奖成果
作者:
获奖名称: 科学技术进步奖
获奖等级: 一等奖
关键词: 玉米种;利用;利用研究;早熟;春玉米;玉米;种质;种质创新;创新;研究;北方;玉米种质
第一完成单位: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
获奖时间: 2005
- 相关文献
[1]早熟春玉米自交系绥系708的创新与思考. 石运强,孙艳杰,邵勇,魏国才,南元涛,金振国,高利,冯鑫. 2019
[2]常规育种条件下玉米种质交流和创新途径探讨. 姜军. 2002
[3]玉米种质基础研究现状分析. 史桂荣. 2002
[4]玉米自交系“合344”的利用保纯与创新研究. 唐跃文. 2002
[5]高抗丝黑穗病优良玉米种质资源的创新与改良. 张建国,赵伟,李树军,曹鹏飞,张伟,唐建国,康力强. 2005
[6]北方春玉米海南繁种技术要点. 曹天昌. 1993
[7]无腥味大豆种质创新与利用. 景玉良. 2002
[8]利用Bt试纸对转Bt基因玉米种质的快速检测. 王明泉. 2012
[9]优良大豆种质绥农10号的利用及效果分析. 付春旭,景玉良,王金星,张维耀,曲梦楠,高陆思,姜世波. 2017
[10]黑龙江野生大豆优异资源筛选、评价及利用的研究. 来永才,林红,方万程,姚振纯,齐宁,王庆祥,杨雪峰,李辉. 2005
[11]美国大豆资源利用与高油大豆合丰57的创新. 吴秀红,郭泰,王志新,郑伟,李灿东,刘忠堂. 2010
[12]国外大豆资源利用与小粒大豆品种创新. 郭泰,王志新,吴秀红,郑伟,刘忠堂,付建江,刘国民. 2009
[13]扁茎大豆材料的利用与新品种创新. 郭泰,王志新,吴秀红,郑伟,陈德祥,刘忠堂. 2009
[14]亚麻种质资源的研究与利用. 路颖. 2006
[15]高油大豆种质资源的创新及利用. 袁明. 2007
[16]大豆优良基因聚合品系合交9694F_5的选育及创新利用. 李灿东,郭泰,王志新,郑伟,张振宇,郭美玲,吴秀红. 2014
[17]麻类作物特色资源的创新与利用. 粟建光,戴志刚,杨泽茂,唐蜻,谢冬微,陈基权,许英,徐建堂,张利国,龚友才,宋宪友,程超华,邓灿辉. 2019
[18]高抗玉米丝黑穗病种质创新及相关分子标记的筛选和验证. 张建国. 2011
[19]玉米~(60)Co-γ辐射诱变育种现状与展望. 曹士亮. 2014
[20]含CIMMYT种质的改良系的改良效果研究. 高明波,孙艳杰,金益,董玲,于天江.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玉米新品种龙单81的选育及栽培制种技术要点
作者:任洪雷;李春霞;龚士琛;苏俊;闫淑琴;李国良;扈光辉;王明泉;杨剑飞;付立新;胡少新;刘畅;张宇
关键词:玉米;龙单81;选育;耐密多抗
-
高产玉米新品种龙单97的选育与栽培技术要点
作者:王明泉;李春霞;龚士琛;苏俊;闫淑琴;李国良;付立新;扈光辉;任洪雷;胡少新;杨剑飞;刘畅
关键词:玉米;龙单97;杂交种;品种选育
-
玉米自交系苗期耐盐性鉴定及筛选研究
作者:王明泉;李春霞;龚士琛;闫淑琴;李国良;扈光辉;苏俊;任洪雷;杨剑飞;张翼飞;杨克军
关键词:NaCl胁迫;玉米自交系;苗期;耐盐性;综合评价
-
大豆多肽对玉米种子萌发及苗期生物效应的影响
作者:任洪雷;李春霞;龚士琛;闫淑琴;李国良;扈光辉;王明泉;苏俊
关键词:大豆多肽;浸种;生物效应
-
玉米品种龙单59不同密度和施肥量的栽培模式研究
作者:王明泉;苏俊;李春霞;龚士琛;闫淑琴;李国良;扈光辉;任洪雷;张长勇
关键词:密度;施肥量;玉米;龙单59;产量
-
密度和施肥量对玉米品种‘龙单63’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作者:王明泉;苏俊;李春霞;龚士琛;闫淑琴;李国良;扈光辉;任洪雷;张长勇
关键词:密度;施肥量;玉米;龙单63;产量
-
不同密度及施肥量对玉米品种龙单42产量的影响
作者:王明泉;苏俊;李春霞;龚士琛;闫淑琴;李国良;扈光辉;任洪雷
关键词:密度;施肥量;玉米;龙单42;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