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获奖成果
作者:
获奖名称: 科学技术进步奖
获奖等级: 三等奖
关键词: 品种;晋;专用;小麦新品种;优质;小麦;优质专用;多抗;选育;新品种;推广;高产
第一完成单位: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获奖时间: 2005
摘要: 山西中部麦区,属于中国北部晚熟冬麦区。主要包括吕梁市、晋中市、太原市南郊、临汾市北部、长治市西北部。现在种植面积为120-180万亩。由于该区地形复杂(山地、盆地、丘陵、沟坝地),气候多样,对小麦生产品种要求不仅区域性非常明显,品种类型多样(中肥、高肥、肥旱地、瘠薄旱地),而且品种的适应性非常强。所以在本生态区站住脚的小麦品种,除了具备抗冻、耐寒、耐旱、抗病性强的基本要素外,还必须有丰产、高效和广泛的适应性。 晋麦75号(原名汾3027)是山西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十五”期间成功选育的冬小麦新品种。它是1990年用(885318×太原419)F1代做母本,临汾5336做父本,有性杂交后逐代定向选育,于1994年F4代出圃而成。它除具备抗冻、多穗、分蘖力强、抗倒、抗干热风等基本要素外,还具有如下主要特性: ①高产、高效:两年(提前一年)完成山西省中肥区域试验,产量二年连续居区组之首,平均比对照(京841)增产13.9%,生产试验增产11.5%。据我们试验:它在中肥上比京841、京411都增产,而在高水肥条件下,不如京411。所以它不需要较大的投资就可以获得较高的产量; ②优质专用:据农业部谷物检测中心测定:蛋白质含量14.62%,湿面筋29.9%,干面筋10.3%,沉降值23.4ml,属面条馒头专用大众化品种; ③适应性强:2000年在吕梁、晋中、太原、长治生产试验,增产幅度为9.6%-22.8%,平均11.5%,增产点次80%; ④早熟:据试验它比对照早成熟2-3天。这样可为后茬作物提供宝贵的光、热资源,还可以提前收获减少遇雨发生穗发芽的机会; ⑤抗锈。据植保所接种鉴定,对条锈菌28、29、31号小种和混合菌表现免疫-中抗。 适宜于山西省中部中、中高肥地大面积推广种植。 该品种于2004年4月2日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四届一次会议审定,定名为晋麦75号。 晋麦75号属于国家“863”计划(2001AA211051)和省科委协作攻关(011002)项目成果,是我省“十五”前期唯一省审定的自己育成的中水肥品种,在品种推广过程中,我们抓住机遇,在《作物杂志》、《华北农学报》、《山西农业科学》和《山西农民报》等期刊报纸宣传报导,大量印发品种简介和相关丰产高效栽培技术资料,散发各有关地市种子站和农村基地。并且与吕梁市、晋中市等种子行政管理部门密切配合,大力推广,据不完全统计:2002-2005年累计推广面积516万亩,新增小麦 1.74 亿公斤,新增加社会经济效益2.44亿元,随着麦农对晋麦75号丰产高效抗病特性的认识,其推广价值还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 相关文献
[1]高产优质多抗小麦新品种临汾8050选育研究. 行翠平,韩东翠,史明芳,安林利. 2008
[2]春谷新品种晋谷35选育报告. 李萍,张喜文,郭二虎,赵荣华,王玉文,王高鸿,郭义堂. 2002
[3]国审强筋节水高产小麦新品种长6794的选育. 张俊灵,闫金龙,冯丽云,张东旭,孙美荣. 2019
[4]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晋太9923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张立生,温辉芹,李生海,程天灵. 2009
[5]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晋太182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张立生,温辉芹,程天灵,李雪,朱玫,李生海. 2013
[6]高产多抗玉米杂交种晋单63号述评. 单皓,张久刚,崔爱民,张虎. 2013
[7]莜麦新品种晋燕15号的选育与推广. 韩美善,王建雄,韩启亮. 2011
[8]莜麦新品种晋燕16号的选育与推广. 王建雄,韩启亮,韩美善. 2015
[9]运城优质特色专用黑小麦产业发展分析. 宋昱,于章龙,谢飒英,蔡岳,谢三刚. 2020
[10]高产、优质酿造高粱新品种汾酒粱2号的选育. 赵文博,张福耀,詹鹏杰,平俊爱,杨慧勇,王华云,王瑞,于纪珍. 2016
[11]国审高产、优质大豆"晋遗31号"的选育及应用. 李秀珍,张海生. 2017
[12]高产优质广适糜子(糯性)新品种雁黍11号的选育及栽培. 李海,杨如达,梁海燕. 2016
[13]优质高产旱地冬小麦新品种晋麦68的选育. 白冬梅,任杰成,左联忠,王彩萍,赵吉平,杨文龙. 2002
[14]优质高产谷子新品种长农35号的选育. 郭二虎,范惠萍,王秀清,程丽萍,王军,郭鸿亮,王秋兰. 2008
[15]高产抗病绿皮西葫芦新品种绿蒂的选育. 刘庆华,雷逢进,韩丽丽,刘秀丽. 2015
[16]冬小麦新品种临丰615的选育. 董哲生,李文龙. 2006
[17]高产大果花生新品种临花9号的选育. 宁东贤,赵玉坤,杨秀丽,杨丽萍,李楠. 2019
[18]大豆新品种运豆101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朱倩,谢飒英,刘学义,石跃进,姚景珍,沈红星. 2015
[19]晋棉45号选育情况及高产栽培技术. 刘巷禄,潘转霞,石跃进,朱永红. 2009
[20]小麦新品种晋麦95号的选育与栽培要点. 尚保华,张建华,安林利.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春花生耐播种出苗期低温评价
作者:王传堂;唐月异;焦坤;王菲菲;苏江顺;于树涛;高华援;付春;白冬梅;张青云
关键词:花生;耐低温;播种出苗期;相关;回归分析;广义遗传力
-
低温胁迫对普通和高油酸花生种子萌发的影响
作者:薛晓梦;吴洁;王欣;白冬梅;胡美玲;晏立英;陈玉宁;康彦平;王志慧;淮东欣;雷永;廖伯寿
关键词:高油酸花生;低温胁迫;发芽率;脂肪酸脱氢酶(FAD2)
-
绿豆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相关及聚类分析
作者:侯小峰;王彩萍;刘静;宋瑞军;成玉红;李婷
关键词:绿豆;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相关分析;聚类分析
-
山西省花生高产栽培技术及增收对策
作者:王小强;白冬梅;田跃霞;薛云云;王贵江
关键词:花生;高产;栽培技术;增收对策;山西省
-
覆膜与施氮互作对高粱产量及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作者:梁晓红;张瑞栋;黄敏佳;刘静;曹雄
关键词:覆膜;施氮量;高粱;产量;水氮利用效率
-
冬小麦种质资源丰产抗旱性表型鉴定及分析
作者:郭鹏燕;任杰成;赵吉平;许瑛;岳忠孝;张瑞栋
关键词:冬小麦;抗旱性;丰产性;表型鉴定;种质资源
-
花生吸水膨胀期耐低温性状QTL定位
作者:刘海龙;白冬梅;宁洽;郭建斌;徐志军;陈小姝;孙晓苹;姜慧芳;髙华援
关键词:花生;遗传图谱;耐低温;QT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