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获奖成果
作者:
作者机构:
获奖名称: 科技进步奖
获奖等级: 三等奖
关键词: 水稻高产;技术;栽培;示范;示范推广;水;高效栽培技术;高效栽培;稻;技术研究;栽培技术;高效;水稻;集成;研究;推广;高产
第一完成单位: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
获奖时间: 2013
- 相关文献
[1]高产抗病大豆新品种绥农26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姜成喜,陈维元,付亚书,景玉良,付春旭,王金星,姜世波,单大鹏,张维耀,吕德昌. 2012
[2]黑龙江省水稻高产实践与技术分析. 金光浩. 2017
[3]黑龙江省水稻高产实践与技术分析(英文). 金光浩. 2017
[4]黑龙江省水稻生态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浅谈. 冷春旭,王玉杰. 2020
[5]超产1号水稻品种高产栽培模型的研究. 卓玥,唐晓东,刘英奇,王忠有,许捷思. 2012
[6]超级稻龙稻5号10500kg/hm~2高产栽培模型的建立. 洛育,张凤鸣,孙世臣. 2010
[7]龙稻23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王彤彤,孙世臣,白良明,丁国华,曹良子,周劲松,洛育,李南南. 2020
[8]对“十五”期间我省发展大豆生产的思考. 刘忠堂. 2001
[9]寒地露地南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温玲,赵丹. 2017
[10]高产大豆新品种齐农10号的选育与推广. 袁明,韩冬伟,王淑荣,张笛,王连霞,马波,王俊强,胡继芳. 2022
[11]高效低成本生产脱毒马铃薯原原种栽培技术研究. 马纪. 2018
[12]水稻生物技术育种成果开发与示范研究. 冯雅舒. 2002
[13]‘金恬’梨优质丰产栽培关键技术. 卜海东,刘畅,程显敏,于文全,顾广军,冯章丽,董雪梅. 2017
[14]齐齐哈尔地区甘蓝型双低油菜薹饲兼收栽培技术要点. 王志坤,邵立刚,车京玉,张起昌,许佳,王索彬,田超. 2021
[15]马铃薯绿色轻简化栽培技术. 牛若超,孙继英,孔德崴. 2020
[16]黑河18大豆新品种的主要特点与栽培技术. 郑淑琴,刘发,鹿文成,梁吉利,闫洪睿,张雷,刘英华. 2001
[17]小型加工黄瓜露地栽培技术. 张作标. 2008
[18]黑龙江省人工草地的栽培管理. 李如来,申晓慧,冯鹏,靳晓春,姚亮亮,李宁辉. 2017
[19]菊芋综合高产栽培技术与管理. 刘冰,赵践韬. 2016
[20]黑龙江省北部地区花生高产栽培技术. 张习文.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利用龙稻5号/中优早8号RIL群体定位粒形QTL
作者:侯本福;杨传铭;张喜娟;杨贤莉;王立志;王嘉宇;李红宇;姜树坤
关键词:水稻;粒形;QTL定位;分子辅助育种
-
种植方式对寒地水稻抗倒伏性状的影响
作者:张喜娟;王文龙;孟英;唐傲;董文军;刘猷红;徐英哲;王立志;姜树坤;杨贤莉;刘凯;姜辉;任洋;来永才
关键词:寒地;水稻;种植方式;倒伏指数;单茎抗推力
-
龙粳31大面积推广原因分析及其对黑龙江粳稻育种的启示
作者:商全玉;姜树坤;刘安晋;王松;赵明辉;张文忠;潘国君
关键词:粳稻;龙粳31;大面积推广;品种选育;黑龙江
-
水稻抗倒伏性评价方法及机理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作者:欧阳慧;杨贤莉;王立志;张天驰;迟力勇;赵茜;张喜娟;李明贤;李忠杰;李锐;孙兵;武小霞;吴立仁;吕国依;姜树坤
关键词:水稻;倒伏;评价方法;诱发原因;抗倒机理
-
秸秆还田形态和还田量对水稻氮素积累与转运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作者:刘丽华;秦猛;翟玲霞;崔士泽;李瑞松;郑峻麒;王檄铭;李红宇;姚钦;林晓影;郑桂萍
关键词:水稻;秸秆还田;氮素;产量;品质
-
初花期冷害对绿豆叶片生理的损伤及烯效唑的缓解效应
作者:李琬;项洪涛;何宁;王雪扬;曾玲玲;刘淼;姜连子;姜辉;刘佳
关键词:绿豆;烯效唑;冷害;叶片生理;产量
-
膨化秸秆还田对寒地水稻养分积累、转运、分配及产量的影响
作者:刘丽华;李杨;秦猛;崔士泽;翟玲侠;吴印莹;宋佳聪;姚钦;郑桂萍;李红宇
关键词:水稻;膨化秸秆;还田量;养分;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