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黄淮海平原三大类型棉田优化施肥技术研究与应用

文献类型: 获奖成果

作者:

作者机构:

获奖名称: 科学技术奖

获奖等级: 三等奖

关键词: 优化施肥;技术;施肥;平原;棉田;优化;黄淮海平原;技术研究;黄淮;研究与应用;黄淮海;研究;类型;施肥技术;海

第一完成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获奖时间: 2014

摘要: 1、任务来源: 农业部农业结构调整重大技术研究专项“棉花肥水高效利用调控和省肥节水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04-07-03B);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棉花简化种植节本增效生产技术研究与应用”[nyhyzx07-005(3-5)]。 2、应用领域和技术原理: 本技术成果应用于棉花种植业。项目针对黄淮海平原棉田氮、磷肥施用量偏大,钾肥施用不足,肥料配比不合理、利用率和增产效应低等问题,采用连续定位和多年多点肥料田间试验方法,建立黄淮海平原不同亚区(或地区)、不同种植制度棉田肥料效应函数,获得亚区或地区性经济合理施肥量及其不同肥料间的优化配比,为本棉区棉花(小麦)高产节本增效合理施肥提供依据。 3、性能指标: 依据本项目系列试验研究结果形成3套棉田高产高效施肥集成技术,其中淮北平原亚区麦棉两熟高产高效施肥技术在河南商丘市、南阳唐河县等应用后,小麦平均亩产375千克,籽棉亩产261.2千克,小麦、棉花单产分别比非应用区增加13.6%和8.8%,两季亩增收277元,亩增收节支421元;华北平原亚区麦棉两熟高产高效施肥技术在山东菏泽市等应用后,小麦平均亩产360千克,籽棉亩产247千克,小麦、棉花单产分别比非应用区增加12.5%和9.8%,两季亩增收282元,亩增收节支427元;华北平原亚区一熟棉田高产高效施肥技术在河南内黄县、安阳县、河北威县、成安县和南皮县等应用后,籽棉亩产280千克,比非应用区增加9.8%,亩增收229元,亩增收节支290元。 4、与国内外同类技术比较: 本项目采用连续定位或多年多点田间试验,形成的技术区域代表性强,准确性、成熟度和适用性高。经河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院国内数据库检索,其中黄淮海平原(淮北平原亚区和华北平原亚区)麦棉两熟高产与经济施肥研究及棉花氮、磷、钾肥料优化配比研究在研究地域、内容及结论方面未见公开文献报道。 5、成果的创造性、先进性: 明确了黄淮海棉区棉花不同生育期养分吸收特性;建立了棉花养分吸收模型,将棉花养分吸收过程划分为始增期、快增期(高峰期)和缓增期3个阶段,其中氮、磷、钾养分吸收的快增期均始于开花期前后,最大吸收速率(吸收峰值)均出现在盛花始期;同时确定了棉花不同产量水平、不同熟性品种氮、磷、钾养分吸收数量及其比例。以上结果,为确定棉花氮、磷和钾肥合理用量、比例和施用时期提供了理论依据。采用连续定位田间试验,分别确定了淮北平原亚区和华北平原亚区麦棉两熟周年两季高产与经济氮、磷、钾肥料施用量,为本棉区麦棉两熟周年两季氮、磷、钾肥料合理分配及小麦、棉花单季氮、磷、钾肥料合理施用提供了依据;连续定位与多年多点试验相结合,确定了华北平原亚区一熟棉田高产与经济最佳施氮量及最高产量与最高效益氮、磷、钾肥料优化配比;京津塘早熟亚区一熟棉田高产与经济最佳施氮量。依据上述系列试验研究结果,制订了黄淮海棉区淮北平原亚区和华北平原亚区麦棉两熟周年高产高效施肥技术规程及华北平原亚区一熟棉田高产高效施肥技术规程。本技术成果的创新点为淮北平原亚区和华北平原亚区麦棉两熟两季氮、磷、钾肥料高产与经济施用量及华北平原亚区一熟棉田高产与高效氮、磷、钾肥料优化配比。 6、作用意义: 采用田间示范展示、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等多种方式,本技术成果于2010-2012年在河南省商丘市梁园区、南阳市唐河县,山东省菏泽市,河北省威县、南皮县、成安县等地累计推广面积527万亩,新增籽棉总产量8060.4万千克,新增产值72388.2万元,新增利税72230.1万元,节支总额21729.6万元,增收节支总额93959.7万元。同时,为当地培养了一大批县、乡(镇)农技推广人员和村科技带头人,改变了棉农长期盲目过量施肥的习惯,提高了棉农的科技植棉意识和技术水平,为当地棉花生产的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7、推广应用的范围、条件和前景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意见: 淮北平原亚区麦棉两熟高产高效施肥技术,适宜在豫东、豫中、鲁西南地区及皖北、苏北部分地区麦棉两熟田推广应用;华北平原亚区麦棉两熟田和一熟棉田高产高效施肥技术,分别适宜在豫北、冀中和鲁西北地区麦棉两熟田和一熟棉田推广应用。本项目技术成果在黄淮海平原淮北平原、华北平原和京津塘3个亚区推广应用后,可显著提高棉花(小麦)产量,降低施肥成本,提高生产效益,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本项目基于肥料效应函数法主要研究区域性或地区性棉田高产和经济施肥量,对于不同地块的推荐施肥,应根据其产量水平、土壤养分状况进行适当调整。

  • 相关文献

[1]果树脱毒技术研究进展. 李亚囡,李学华,范婧芳,王文瑾,董辉. 2021

[2]冀中南夏玉米进一步高产核心技术研究. 杨利华,张全国,张丽华,张文英,马瑞昆. 2009

[3]平原区设施蔬菜利用降水生产模式研究. 范凤翠,李志宏,刘素英,贾建明,高林森,王桂荣. 2005

[4]河北省平原缺水区农作物布局调整研究. 侯亮,刘素英,王淑芬. 2012

[5]河北平原土壤质量的模糊数学方法综合评价. 茹淑华,张宝悦,孙世友,王丽英,王凌,耿暖,张国印. 2005

[6]黄淮海北部不同熟期夏玉米品种灌浆和脱水特性研究. 岳海旺,卜俊周,魏建伟,陈淑萍,彭海成,谢俊良,李洁,郭安强. 2017

[7]黄淮海地区玉蜀黍黑粉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张家齐,马红霞,郭宁,张海剑,石洁. 2019

[8]鸭梨中冠园修剪技术研究. 刘承晏,聂惠文,刘平钧,肖玉双. 1983

[9]黄淮海平原麦玉两熟区粮食产量与化肥投入关系的研究. 武兰芳,陈阜,欧阳竹,张庆江. 2003

[10]农艺措施对轻中度盐碱障碍农田土壤养分的影响. 李兵,刘广明,杨劲松,王秀萍. 2017

[11]国红苹黎栽培现状面临的生产问题及对策. 李学营,王献革,郝婕,索相敏. 2013

[12]优化施肥对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产量、养分平衡与生态环境效益的影响. 杨慧敏,杨云马,黄少辉,杨文方,邢素丽,杨军方,贾良良. 2023

[13]基于土壤无机氮测试的优化施肥对冬小麦产量和农田氮平衡的影响. 孙彦铭,贾良良,韩宝文,曹彩云,张国印,李科江,刘孟朝. 2008

[14]华北平原区农田优化施肥技术防治立体污染效果研究. 贾树龙,孟春香,杨云马,武雪萍,王小彬,蔡典雄. 2010

[15]加拿大小麦育种概况. 谢俊良,陈秀敏. 1997

[16]抗真菌蛋白研究进展. 胡明,李晓宇,马平,朱宝成. 2004

[17]观光农业特点、类型、实施条件及河北省发展对策. 张全国,马瑞昆,贾秀领. 2008

[18]外来植物黄顶菊(Flaveria bidentis)在棉田的发生规律及其生长特性研究. 李秉华,王贵启,许贤,樊翠芹. 2011

[19]杂交制种棉田管理办法探析. 周永萍,葛朝红,孙辉,燕建召,师树新. 2017

[20]棉田除草剂药害的症状、原因及补救措施. 戴茂华,刘丽英,吴振良.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