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获奖成果
作者:
作者机构:
获奖名称: 科学技术奖
获奖等级: 一等奖
关键词: 枸杞;病虫;有机;树体;保健;示范;树;生产;调控;研究;可持续;调控研究;持续
第一完成单位: 宁夏农林科学院种质资源研究所
获奖时间: 2009
摘要: 该项目围绕我区有机枸杞生产中的关键问题,开展了有机枸杞生产树体保健护理技术、病虫可持续调控技术、枸杞地生物多样性培育及生态调控技术、生产基地建设技术等研究,制定了枸杞红瘿蚊地膜覆盖物理阻滞等4个技术规程,修订完善了《有机枸杞生产技术规程》,获得国家专利1项;形成了有机枸杞生产树体保健与病虫可持续调控技术体系。建立有机枸杞示范基地3个,主要病害发病率降低75%以上,主要害虫种群总体调控效果达80%以上,产品达到了有机枸杞标准,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对我区发展有机枸杞生产提供了有力地技术支撑。
- 相关文献
[1]阿维菌素在枸杞鲜果中残留试验研究. 赵银宝,牛艳,王少辉,赵子丹,吴燕. 2013
[2]盐渍化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综述及展望. 陆宝金,田生昌,左忠,杨英,张祯. 2023
[3]枸杞GAP与科技示范园. 安巍,焦恩宁,石志刚,李云翔,李润淮. 2004
[4]枸杞同源四倍体诱导新方法研究. 李健,王锦秀,王立英. 1999
[5]枸杞蓟马垂直活动习性的初步研究. 李锋,刘春光,马建国,余建平,孙海霞. 2010
[6]提升枸杞产品质量的标准化生产技术探讨. 姜文胜,李建国. 2012
[7]枸杞果实中吡唑醚菌酯检测方法研究. NIU Yan,牛艳,陈翔,杨静,吴燕,季莉,田海军. 2017
[8]生长因子家族对哺乳动物胚胎着床的调控. 王建东,梁小军,马小明,谢秀兰,黎玉琼. 2012
[9]通过调控受精环境实现控制奶牛后代性别的探讨. 梁小军,马吉锋. 2011
[10]调控排水沟水位与利用地下水资源关系的初探. 班乃荣,张永宏,徐永霞. 2008
[11]枸杞原生质体培养及高效成株体系的建立. 曹有龙,许兴,宋玉霞,曲玲,罗青. 2001
[12]转基因枸杞研究中的问题探讨. 曲玲,吴博,曹有龙,罗青. 2001
[13]外源甜菜碱对盐胁迫枸杞生长及膜脂过氧化的影响. 惠红霞,许兴,李前荣. 2004
[14]有机磷农药在枸杞干果中残留量的测定方法研究. 苟金萍,张艳,程淑华,王晓菁. 2004
[15]枸杞6、7月果多糖含量差异性分析. 马海财,刘生祥,叶立勤. 2007
[16]枸杞4大病虫害的遥感近地高光谱特征. 马菁,张学俭. 2016
[17]枸杞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苟金萍,宋奎奇. 2005
[18]枸杞花药培养体系优化. 钱春艳,曹有龙,段安安,周军. 2010
[19]壳聚糖涂膜对枸杞低温贮藏效果的影响. 李树萍,曹有龙,王俊,米海莉,王淑艳. 2011
[20]22份枸杞属种质的RAPD分析. 张波,李敦,戴国礼,曹有龙,赵建华.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枸杞红瘿蚊发生期各代次成虫的羽化特性研究
作者:李锋;刘亚佳;刘晓丽;张丽萍;马建国;马超;刘传敬
关键词:枸杞红瘿蚊;羽化;规律
-
冷藏对粗脊蚜茧蜂羽化率、成虫存活率、寿命及雌雄性比的影响
作者:孙海霞;马涛;张广亮;赵阳阳;郝万亮;何嘉
关键词:粗脊蚜茧蜂;冷藏;羽化率;成虫存活率;寿命;雌雄性比
-
苜蓿草田间作功能植物对苜蓿蓟马及天敌小花蝽种群的影响
作者:魏淑花;刘学琴;王颖;刘畅;张蓉
关键词:苜蓿草田;功能植物;间作;蓟马;小花蝽;生态调控
-
枸杞蛀果蛾趋光特性及其种群动态
作者:李锋;刘亚佳;刘晓丽;马超;仲崇山;刘传敬
关键词:枸杞蛀果蛾;成虫;光源;诱捕量
-
紫花苜蓿田苜蓿蚜虫诱集技术优化
作者:乔浪;韩海斌;王振;张志强;魏淑花;倪鹏;邢丽伟;谭瑶
关键词:苜蓿蚜虫;诱虫板;天敌;紫花苜蓿;绿色防控
-
枸杞负泥虫幼虫龄数、蜕皮过程及其蜕皮壳观察
作者:李锋;刘亚佳;刘晓丽;张铃雅;咸金梅;马超;刘传敬
关键词:叶甲科;枸杞负泥虫;幼虫龄数;蜕皮
-
宁南山区不同复合种植模式对混合青贮饲草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作者:朱志明;刘春光;景治忠;郭军成;姬月梅;王雪;左佳伟
关键词:复合种植;玉豆青贮;产量;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