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农作物种子品质性状的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与遗传改良研究

文献类型: 获奖成果

作者:

作者机构:

获奖名称: 科学技术奖

获奖等级: 三等奖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技术;遗传改良;品质;品质性状;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近红外;物种;作物;作物种子;分析技术;红外光;种子;改良;研究;谱分析;近红外光谱分析;光谱分析;农作物;农作物种子;分析;光谱;遗传;种子品质性状;红外;红外光谱分析;红外光谱;性状;种子品质

第一完成单位: 浙江大学

获奖时间: 2008

摘要:   近红外(NIR)光谱分析技术是利用化学物质在NIR光谱区内的光学特性,快速测定样品中化学成分含量和特性的新颖物理测定技术。但存在着需针对样品种类、状态和化学特性,逐一开发相应的定标分析模型,才能有效地加以利用等难点。   本成果根据NIR分析特点,在发展NIR分析模型和测定技术、研究种子品质遗传机理和新品种选育等领域进行了许多具有原创性的研究工作。创建了可以分析水稻、油菜、大麦、玉米和棉花等农作物种子品质性状的大样品、小样品和微量样品以及水稻稻谷、糙米、精米、糙米粉等多种状态样品的实用定标模型157个及其相应的测定技术;首次将PL1(联合了样品光谱信息和一种品质特性)和PL2(联合了样品光谱信息和两种以上品质特性)的化学计量学新方法应用于作物品质NIR模型的构建,在水稻等作物品质性状的基础研究和育种选择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率先将NIR分析模型和测定技术应用于水稻种质资源筛选与核心种质库构建,并发现了一批具有特异品质的种质资源。结合NIR分析技术培育出优质水稻新品种4个以及一些特质新品系。利用新开发的NIR分析技术,系统地开展了稻米品质性状发育遗传和油菜品质性状的多套遗传体系基因效应研究。经检索,尚未发现上述相同的研究结果。   本研究成果的基础性、系统性和实用性强,新创建的NIR分析模型和测定技术以及所获结果已经得到同行的认可。现已在国内外重要杂志上发表相关论文28篇,其中SCI收录14篇;发表论文被引用126次,其中他引97次,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初步建立的NIR辅助育种平台,已为科研单位提供研究服务,累计分析样品近10万份;育成的优质水稻新品种,已在省内外累计推广面积29.12万亩(至2006年),农民共增收1300余万元,社会经济效益显著。本成果可以解决诸如作物遗传改良中的优质育种材料大规模选择、农产品加工和销售等领域所需品质快速分析的难题,在相关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经2006年科技厅组织的成果鉴定会鉴定,认为该成果处于国际同类研究先进水平。

  • 相关文献

[1]近红外光谱联合化学计量学在柑橘类水果质量无损检测方面的最新研究及应用进展. 李晋,张琛,刘红,张伟清,何鸿举. 2024

[2]浙棉9号、10号的主要农艺性状、产量以及品质性状的分析. 邱新棉,俞碧霞,朱乾浩,夏如冰,王学德. 1998

[3]普通玉米新组合的品质多样性分析. 楼肖成,吕学高,朱正梅,赵军华. 2014

[4]精致矿物油在柑橘上的应用技术. 黄振东,占红木. 2015

[5]浙江省玉米农家种品质初探. 吕学高,赵军华,楼肖成,朱正梅. 2015

[6]基于不同预处理方法建立苜蓿营养成分近红外快速分析模型的研究. 纳嵘,任晋东,胡波,赵强,雷茜. 2021

[7]枇杷不同处理对品质的影响研究. 陈方永,苏建,陈国文,张利平,任正初,罗君琴. 2006

[8]异源四倍体授粉改良浙江柚类品质研究. 王引,陈方永,倪海枝,任正初. 2013

[9]有色大麦研究进展. 华为,朱靖环,尚毅,贾巧君,汪军妹,杨建明. 2013

[10]稻米外观和碾磨性状的数量遗传及相关性研究进展. 张小明,石春海,鲍根良,叶胜海. 2002

[11]稻米蒸煮营养品质性状的遗传研究进展. 张小明,王仪春,石春海,鲍根良,叶胜海. 2002

[12]‘温岭高橙’与几种杂柑品种的果实品质比较分析. 林媚,王涛,王燕斌,温明霞,冯先桔. 2010

[13]枸杞组分特征检测及产地溯源技术研究进展. 张莉,孟靖,苟春林,刘志,袁玉伟. 2018

[14]浙江省化肥和农药污染状况分析. 吴林妃. 1999

[15]从蝉花虫草提取的N~6-(2-羟乙基)腺苷的降压活性及其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张孟丽,柴一秋,方鸣,章思思,韩宝瑜. 2019

[16]光谱对小黄鱼胚胎在孵化、关键免疫因子水平及感光和节律基因表达的影响分析. 李沪,韩明明,詹炜,刘峰,谢庆平,徐万土,楼宝. 2022

[17]基于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的奶粉品质优劣鉴别. 王伟,张玉,王楠,王君虹,朱作艺,李雪. 2015

[18]家蚕蛹虫草水溶性多糖CC_(1-1)的分子结构研究. 李有贵,范雷法,钟石,潘慧娟,计东风. 2008

[19]CRISPR/Cas基因组编辑技术在果树育种中的应用. 倪海枝,王引,王平,程玉芳,颜帮国,陈方永. 2023

[20]金华荷斯坦牛引种改良效果. 傅春泉,江洪,吴建良,宋雪梅,袁海龙,姜俊芳.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