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菜田主要病虫监测预警及生态控害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

文献类型: 获奖成果

作者:

获奖名称:

获奖等级: 二等奖

关键词: 开发;病虫;开发与应用;技术;技术开发;关键技术;监测预警;监测;预警;关键;生态;菜田;主要病虫

第一完成单位: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获奖时间: 2011

摘要:   本项目成果属有害生物防治技术领域。化学农药防治是保障蔬菜免受病虫灾害的重要手段,也是当前蔬菜生产中影响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解决蔬菜生产、病虫防治和食品安全之间的矛盾,寻求菜田病虫可持续控制对策,降低农药残留量,是蔬菜安全生产中亟待解决的世界性难题。   针对上海市郊菜田病虫猖獗危害及农药残留的突出问题,经过近8年的系统研究,4项成果通过成果鉴定或验收,申请和获得发明专利6项(其中授权1项),获得实用新型专利4项;发表论文10篇,其中SCI论文3篇。研制了病虫监测预警装备和频振诱控系列产品,研发了4项生态控害关键技术,集成应用后产生了显著的综合效益,推进了传统植物保护行业的科技进步与改造升级。主要创新成果如下:   1、以佳多科工贸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应用技术研究所为依托,研制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病虫监测设备。建立了基于webGIS和Internet的蔬菜病虫预警预报平台。应用自动虫情测报灯、病菌孢子捕捉仪等工具,结合小气候信息采集系统的资料,研制构建了菜田病虫监测及Internet与电视预报系统,实现了病虫信息的可视化预报,防治信息传递时间从原来的3-4天,减少到1天。   2、在明确侧沟茧蜂和昆虫病毒控害效果的基础上,创建了针对主要害虫的生物防控新技术。发现了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不但可以通过母体介导经卵传播,也可通过雄虫的精子将病毒传播给害虫下一代,为性诱剂和寄生蜂传毒提供了技术依据。在国内外首次突破了病毒杀虫剂应用的新技术,研发了同时利用两性性诱剂诱导成虫携带传播病毒的新技术,及利用幼虫寄生蜂携带传播病毒给害虫子代的新方法,防治效果达到72.3-90.2%(斜纹夜蛾)和81.5-89.7%(甜菜夜蛾),利用率提高了85%。   3、研发了主要害虫行为调控技术和害虫生境管理技术。套种目标害虫嗜食植物的同时,在保护作物上喷施驱避剂, 创建了调控目标害虫行为的“驱-诱“技术,效果提高了29%-56%;完成了对频振杀虫灯管荧光粉配制工艺,研发了集光、波、色、味4种诱杀方式为一体的诱杀产品,诱杀效果比传统诱杀工具提高了33%。通过菜田的作物多样化布局,研发了保护利用天敌的生境管理技术,主要害虫数量下降了29.2-52.7%。   4、研制集成了以生境调控、天敌保护利用和释放、害虫行为调控和生态控制等为主的菜田可持续控害系统,减少了农药用量,控制了农药污染,使产品达到了绿色或有机食品标准。   该项成果技术成熟。2004年以来,已在市郊浦东、崇明及河南汤阴建立了5个生态控害技术示范区和有机蔬菜生产基地,并在市郊县对整体技术进行了广泛的推广应用,近3年累计应用45711.96公顷次,节约农药和人工费用436.44万元,新增产值8698.06万元,新增纯收入9134.50万元,频振诱控产品在上海地区销售新增纯收入1641.41万元。共增纯收入10775.91万元。出口销售到 13个国家,累计创汇305.16万美元。   

  • 相关文献

[1]35%噁·乙乳油开发与应用技术研究. 王敏,杜剑锋,周益民,胡志春,唐洪元. 2003

[2]上海郊区菜田地表径流氮磷流失特征分析. 徐四新,诸海焘,蔡树美,张德闪,付子轼. 2018

[3]菜田种养复合系统氮/磷平衡分析. 白娜玲,吕卫光,郑宪清,李双喜,何宇,张娟琴,张海韵,张翰林. 2021

[4]上海数字农业信息管理平台构建研究. 俞菊生,罗强. 2007

[5]上海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早期预警及防控建议. 常晓丽,杜兴彬,陈海霞,武向文,陆爽,王冬生,袁永达,张天澍. 2014

[6]上海松江区蔬菜田土壤重金属含量与生态风险预警评估. 袁大伟,何七勇,郑宪清,吕卫光,李双喜. 2013

[7]林下经济模式研究及其产业发展对策. 顾晓君,曹黎明,叶正文,黄启忠,朱建军,何大乾. 2008

[8]“林——菌”模式对生态林的影响初探. 沈学香,顾忆龙,张津京,杨锦康,黄建春,陈辉. 2018

[9]美味牛肝菌生态特性与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付绍春,谭琦,陈明杰,尚晓东,蔡令仪,张美彦. 2008

[10]藏红花开发与利用的研究进展. 陈冰洁,乔勇进,赵新民,王晓,王春芳,刘晨霞. 2021

[11]杏鲍菇研究进展. 刘鹏,邢增涛,赵明文. 2011

[12]我国葛根产业的开发思路. 何建军,梅新,陈学玲,关健,周明,王少华. 2011

[13]国际食用菌研究进展. 潘迎捷. 1998

[14]关于复混肥料新产品开发的若干问题. 奚振邦. 2000

[15]香菇菌棒工厂化生产和培养的关键技术浅介. 董浩然,姜宁,李玉,周峰,宋春艳. 2021

[16]果蔬护色保鲜技术与商业化应用. 乔勇进,徐芹,方强,张绍铃,王海宏. 2007

[17]小菜蛾抗药性治理对策研究. 赵建周,吴世昌,顾言真,朱国仁,剧正理. 1996

[18]农业发展中技术和制度因素的作用机制研究——以上海市为例. 张晨,顾晓君,俞美莲,高健. 2016

[19]“藤稔”葡萄的双层覆盖设施栽培技术. 顾建冲,施之超,蒋爱丽,程杰山,奚晓军. 2013

[20]耳叶水苋田间发生消长规律及化学防除技术研究. 李涛,沈国辉,平立锋,陆保理,钱振官,温广月,甘惠譁,王卫平.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