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获奖成果
获奖名称: 科技进步奖
获奖等级: 二等奖
关键词: 新疆;土壤磷;植物耐盐;耐盐;磷;机理研究;土壤;力;石灰性土;植物;石灰性土壤;研究;菌根;利用;机理;耐盐能力;根;利用率;提高;石灰;能力
第一完成单位: 新疆农业科学院核技术生物技术研究所
获奖时间: 2000
摘要: 采用实验室、盆栽及田间试验相结合,常规化学分析测试与同位素(^(32)P、^(15)N)示踪技术相结合的手段,系统地研究了VA菌根与作物磷素、氮素营养的关系;应用菌根真菌开发利用石灰性土壤中潜在的难溶性磷酸盐的可能性;盐胁迫对植物与菌根真菌共生关系的影响;菌根真菌提高植物耐盐性的效应及其机理;菌根真蓖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潜力等。接种菌根真菌使棉花籽棉产量增加5.2-25.7%,磷肥利用率提高13.6-76.5%,磷肥后效提高3.2-42.0倍,氮肥利用率提高12.0-33.9%;发现了菌根真菌有助于作物吸收难溶性 磷酸八钙(Ca_8-P)、磷酸铁(Fe-P)和磷酸铝(Al-P),其利用率分别提高了17.0%、15.3%和10.3%;不同植物在其耐盐极限范围内,接种菌根真菌分别使大豆、无芒雀麦、棉花和玉米的生物产量增加40-70%、10-60%、7-60%和10-100%;明确了在盐胁迫条件下,菌根与植物的共生关系的生态学意义;探明了土壤盐分含量-土壤有效含磷量-菌根之间的交互作用;为今后大规模应用菌根真菌提供了理论依据。其研究成果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发表科研论文22篇,其中学报级刊物上9篇,送审2篇;被国外学术刊物摘要转载3篇,被引用10次以上。
- 相关文献
[1]新疆科技创新能力评价. 林萍,聂春霞,黄润,李强,贾东海. 2014
[2]植物对盐分胁迫的响应及其耐盐机理研究进展. 乔旭,黄爱军,褚贵新. 2011
[3]绿洲农田氮磷利用与生产水平、经济和环境效益的协同效应分析. 李一鸣,任一哲,吴湘琳,蒲胜海,马兴旺,楚天舒,李晓红. 2024
[4]新疆南疆籽棉超高产机理研究. 娄善伟,帕尔哈提·买买提,王新江,杨涛,张鹏忠,赵小伊,何红,马腾飞,边洋,张巨松. 2015
[5]新疆植物种质资源数据库系统设计与实现. 刘志勇,郭君,蒋国伟,许士东. 2010
[6]新疆转基因抗虫棉发展回顾、现状及建议. 李雪源,王俊铎,梁亚军,郑巨云,龚照龙,艾先涛,郭江平,莫明. 2019
[7]新疆特色马产业发展研究. 李春阳,段生荣,叶凯,余英荣,李新娥,李捷. 2013
[8]新疆机采棉技术研究及展望. 李忠华,陈署晃,张云生,雷斌,孟凤轩,黄乐平. 2008
[9]南斯拉夫玉米种质在新疆的利用研究. 阿布来提·阿不拉,梁晓玲,冯国俊,李铭东. 2005
[10]CIMMYT小麦种质在新疆的利用. 王钊英,樊哲儒,吴振录,陈勇. 2009
[11]鹰嘴豆的应用价值及其研究与利用. 张金波,苗昊翠,王威,热依拉,李利民. 2011
[12]矮败小麦研究进展及其在新疆的应用. 吴新元,张新忠,黄天荣,高永红,李冬,周安定,曹俊梅. 2007
[13]新疆典型膜下滴灌棉花种植模式的用水效率与效益. 宁松瑞,左强,石建初,王数,刘忠山. 2013
[14]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土壤主要盐分离子高光谱反演模型. 王海江,蒋天池,YUNGER John A,李亚莉,田甜,王金刚. 2018
[15]蔬菜重金属污染状况及风险评估研究——以新疆乌昌库地区为例. 康露,王成,刘河疆,赵多勇,曹晓倩. 2017
[16]种植年限对新疆南部果园土壤养分变化的影响. 李志军,唐光木,孙霞,徐志恒. 2016
[17]用同位素示踪法研究土壤磷素对不同作物生物有效性的差异. 冯固,杨茂秋,白灯沙,黄全生. 1993
[18]VA菌根真菌对石灰性土壤不同形态磷酸盐有效性的影响. 冯固,杨茂秋,白灯莎,黄全生. 1997
[19]石灰性土壤上VA菌根真菌对土壤有机磷矿化的影响及其机理初探. 冯固,杨茂秋,白登莎,黄全生. 1993
[20]酸性根际肥对石灰性土壤pH和铁有效性的影响研究. 李燕婷,白灯莎·买买提艾力,张福锁,江荣风,毛达如.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