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贵州夏秋反季节无公害蔬菜产业化开发

文献类型: 获奖成果

作者:

作者机构:

获奖名称: 科学技术奖

获奖等级: 二等奖

关键词: 开发;蔬菜;反季节;节;夏秋反季节;夏;产业;产业化开发;夏秋;蔬菜产业化;蔬菜产业;无公害蔬菜;产业化;贵州;无公害;季节

第一完成单位: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获奖时间: 2006

摘要: 课题来自省长基金、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省年度攻关、省农业厅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项目及科技部西部科技重大专项。珠江、长江流域夏秋季高温、台风、暴雨影响频繁,蔬菜病虫害重,生产成本较高,农药残留也易超标。贵州高海拔山区,夏秋气候温凉,环境不污染或少污染,劳力资源丰富,生产成本低,适宜发展夏秋反季节无公害蔬菜,对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及群众身体健康意义重大。 通过调研首次提出贵州夏秋反季节蔬菜在全国的比较优势,确立其在全国的重要地位;根据贵州立体气候特点及高海拔地区夏秋气候较温凉的气候资源,首次提出利用“天然空调”气候优势发展夏秋反季节无公害蔬菜的创意;制定了贵州夏秋反季节蔬菜规划,进行了“一纵两翼、四大山区”的区域布局;通过项目的实施,促成省人民政府将夏秋反季节蔬菜列入“十一五”农业发展专项规划;研究了18种蔬菜夏秋反季节无公害生产技术,制定了一套标准体系,并作为省级地方标准发布与实施;研制并应用10种夏秋反季节蔬菜智能专家系统及多种夏秋反季节蔬菜全年高效栽培技术模式;研究总结应用夏秋反季节蔬菜的超高产栽培技术,创下了白菜、甘蓝、莴笋、萝卜及夏秋反季节蔬菜前茬大蒜(蒜薹、蒜头)的全国最高单产;对夏秋反季节栽培主要蔬菜的主要病虫害田间消长规律和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无公害栽培的病虫防治措施,以上成果查新未见报导。 从国内外引种18种蔬菜共计3000多个品种,分别在省内23个县(市、区),进行生态适应性鉴定,筛选出一批适宜在不同生态条件下作夏秋反季节无公害栽培的蔬菜优良品种;确定不同种类蔬菜品种适宜栽培范围,研究总结出不同种类蔬菜在不同海拔生态条件下的适宜播种期和定植期;在23个县(市、区)建成了40.52万亩的夏秋反季节无公害蔬菜商品生产基地,累计推广夏秋反季节无公害蔬菜104.02万亩,总产量392.42万吨,总产值22.81亿元(经0.8缩值处理),纯收入17亿元,新增纯收益11.55亿元,新增总产值15.39亿元,投入产出比1:3.93。技术成熟,可在全省以及全国同类型地区推广。在省级刊物发表论文38篇,培训农民46.8万人(次),发放技术资料71.3万份。 引进了一批外向型企业与省内龙头企业进行多种形式联合,培养农村专业协会,采用多种运行模式进行产业化开发,形成了“一乡一品”、“一村一特”的区域化、专业化格局,打造一批有影响的高原夏秋反季节无公害蔬菜品牌,形成夏秋反季节蔬菜区域经济特色。 夏秋反季节无公害基地的蔬菜产品,在夏秋淡季源源不断地销往省内各地以及重庆、四川、云南、湖南、广东、广西等省(市、区),增加了蔬菜夏秋淡季市场的供应和花色品种,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了安全的无公害蔬菜。同时,促进了基地县(市、区)、乡(镇)农资、交通运输、餐饮服务、日用百货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在基地建设中,农民的科技意识和科学种菜水平也得到较大提高。通过项目带动和市场引导,夏秋反季节蔬菜无论在规模上还是产品质量上都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促进了基地县(市、区)的蔬菜产业从基地建设到产品销售以及营销体系建设等产业化建设,提高了蔬菜产业的整体水平,有效地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在项目实施中,严格按照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程操作,从环境检测、基地选择、生产过程中的施肥用药到采收等过程,都按照无公害生产的技术要求执行。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生物农药,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大力推广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控制化肥施用种类和数量,有条件的地方提倡施用沼肥。不但提高了蔬菜的品质和安全性,还清洁了环境,实现了种养业相结合的良性循环。由于夏秋反季节蔬菜效益较高,又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吸纳了更多的农村劳力,人们不再上山开荒,巩固了退耕还林的成果,促进了项目区的生态建设。

  • 相关文献

[1]充分利用贵州天然空调优势大力发展夏秋反季节无公害蔬菜生产. 崔德祥,李桂莲,王谋强,张绍刚. 2002

[2]贵州夏秋反季节无公害蔬菜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李正丽,胡明文,杨新成,朱文超,何少云,袁文秋. 2012

[3]贵州高海拔地区夏秋甘蓝无公害栽培技术. 王天文,李桂莲,何庆才. 2002

[4]贵州山区夏秋无公害大白菜栽培技术. 王天文,李桂莲,何庆才. 2002

[5]贵州山区夏秋反季节花菜无公害栽培技术. 李桂莲,许洋,朱晋平,李崇信,甘顺. 2004

[6]贵州反季节无公害春大白菜栽培技术. 赵大芹,李琴芬,董恩省,杨军,魏祥云,李桂莲. 2010

[7]贵州夏秋反季节叶用莴苣无公害栽培技术. 宁选根,甘顺,文林宏,李桂莲,郑美荣,谢文秀. 2006

[8]贵州夏秋反季节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 何庆才,王天文,李桂莲. 2002

[9]贵州蔬菜产业发展的规划与布局. 崔德祥,李桂莲,王谋强,张绍刚,易勇. 2005

[10]麻江县蔬菜"321模式"的成效和经验. 谭国飞,孟平红,蒋芳芳,杨静,李裕荣,李彤,熊爱生. 2021

[11]黔西北山区反季节萝卜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 文林宏,王天文,李桂莲,余德明,董恩省,陈卫静. 2006

[12]绥阳县夏秋反季节西兰花品种与播期筛选试验. 李桂莲,曾令明,王天文,谢成宜. 2004

[13]高海拔地区反季节甘蓝霜霉病调查及药剂防治试验. 李德友,李桂莲,王天文,李从信,陈国涛,靳毅,郑美荣,文林宏. 2007

[14]贵州无公害茶园害虫综合防治技术探讨. 姚雍静. 2007

[15]贵州高原秋番茄无公害栽培技术. 谢文秀,李桂莲,王天文,何庆才. 2002

[16]贵州高原胡萝卜反季节无公害栽培技术. 郑美荣,李崇信,李桂莲,王天文,范恩普. 2002

[17]贵州高原夏秋萝卜无公害丰产栽培技术. 宁选根,陈卫静,何庆才,王天文,李桂莲. 2002

[18]贵州山区夏秋反季节无公害芹菜栽培技术. 王天文,龙明树,何庆才,李桂莲,范恩普. 2002

[19]贵州高山秋豇豆无公害栽培技术. 郑美荣,邓光明,李桂莲,王天文,范恩普. 2002

[20]贵州高海拔山区秋茄子无公害栽培技术. 明察,李桂莲,王天文,何庆才. 200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