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防控东盟农业有害生物入侵的技术体系构建与应用

文献类型: 获奖成果

作者:

作者机构:

获奖名称: 科学技术奖

获奖等级: 一等奖

关键词: 有害生物入侵;入侵;技术;构建;技术体系;东盟;防控;体系;有害生物;生物入侵;农业;体系构建;农业有害生物;生物

第一完成单位: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获奖时间: 2014

摘要:   “防控东盟农业有害生物入侵的技术体系构建与应用”是国家国际科技合作项目“中国-东盟重大农业外来有害生物预警与防控平台”和广东省科技合作项目“广东-东盟外来生物入侵的预警与防控技术合作平台”等项目的科研成果。本项目建立了中国-东盟农业入侵有害生物的预警与防控技术合作平台,开展华南和云南以及东盟国家在农业入侵有害生物检测鉴定、监测预警、检疫处理及应急防控等方面的科技合作与交流;通过东盟国家及中国华南和云南地区农业入侵有害生物信息收集和实地调查,结合口岸截获数据分析,建立东盟和毗邻东盟的中国4省区农业入侵有害生物种类及分布的基础数据库,摸清中国-东盟自贸区内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较大的有害生物种类、发生情况、携带载体及传入途径;对重要的农业有害生物入侵风险及适生范围进行了评估,提出我国应高度重视的农业入侵有害生物名录及相应的预警与检疫措施;在系列研究基础上,提出中国-东盟重要农业入侵有害生物的检验检疫标准、口岸截获处理技术、应急防控技术等;构建了东盟重大农业入侵有害生物防控技术体系,在中国华南和云南及东盟6国进行示范和应用。首次建立了东盟6国和中国4省区农业入侵有害生物的基础数据库;首次系统描述了中国关注的东盟检疫性有害生物,针次对实蝇类等重大入侵有害生物进行风险评估,提出了番石榴实蝇等14种来自东盟的入侵有害生物为我国应高度关注的对象;制定了我国橘实锤腹实蝇等3项行业标准;首次研制并运用GC-MS进样针对单头小型昆虫进行种类鉴定,建立了4种实蝇的表皮碳氢化合物指纹图谱;首次确定了在规模试验条件下橘小实蝇检疫辐照最低剂量,并提出了商用水果检疫辐照的技术要求。项目建立了中国东盟农业入侵有害生物预警与防控平台,构建了以境外监测预警、口岸检疫及处理、境内监测及应急防控三道防线为核心内容的防控技术体系,在中国-东盟自贸区内示范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 相关文献

[1]棕榈象甲Rhynchophorus palmarum入侵中国的风险分析. 黄山春,覃伟权,李朝绪,阎伟. 2010

[2]海南区域性有害生物的风险分析. 卢辉,吕宝乾,刘慧,郭安平,唐继洪,苏豪. 2020

[3]红火蚁及其入侵海南的风险与防控对策. 周祥,陈泽坦. 2005

[4]国有大中型企业资金集中管理体系构建初探. 张忠建,尹峰. 2013

[5]科研院所财力保障能力分析与评价体系构建. 荣凤云,赵朝飞. 2022

[6]海南林业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现状及防控对策. 吴孟科,胡晓惠. 2007

[7]浅议农业科研单位财务创新文化的构建. 万年青. 2015

[8]东盟经济一体化对中缅贸易的影响. 张蕾,陈业渊,罗石荣. (Mis

[9]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我国热带水果产业的影响及对策. 邹明宏,陆超忠,林家丽. (Mis

[10]国家热带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温春生,王富有. 2012

[11]热带农业学科体系构建的思考. 杜中军,袁宏伟,郭冬,曾小红,郭建春,邓远宝,方骥贤,孙好勤,郭安平,雷茂良,王庆煌. 2013

[12]技术转移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研究. 张小燕,欧阳欢,廖子荣,张以山,林培群,周雄. 2024

[13]论海南国际旅游岛旅游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 陈水雄,范武波. 2013

[14]东盟菠萝产业发展情况分析. 金琰. 2019

[15]中国与东盟菠萝贸易格局分析. 梁伟红,叶露. 2018

[16]应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重要入侵害虫预警技术研究*. 李伟丰,易克钦,彭正强,龚秀泽. 2013

[17]东盟椰子产业发展概况及趋势分析. 谢龙莲,张慧坚,方佳. 2011

[18]中国与东盟椰子产业对比分析. 李国胜,曹建华,李玉萍. 2013

[19]海南与东盟油棕产业对比分析. 谢龙莲,曾筱芬. 2011

[20]东盟热带水果产业发展研究. 丁莉,金琰.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