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黑龙江省野猪遗传基础、应用技术的研究及产业化开发

文献类型: 获奖成果

作者:

作者机构:

获奖名称: 科技进步奖

获奖等级: 一等奖

关键词: 开发;技术;应用技术;产业;野猪;产业化开发;遗传;产业化;黑龙江省;猪;遗传基础;基础;研究;黑龙江;黑龙

第一完成单位: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

获奖时间: 2013

摘要: 一是对野猪遗传资源、遗传特性和应用基础在群体水平、细胞水平、分子水平、胚胎水平等四个不同水平进行了较为全面和系统的研究。包括 ①黑龙江野猪的线粒体全基因猪序列测定与分析; ②黑龙江野猪重要经济性状候选基因的克隆、功能分析以及遗传标记的筛选与确定; ③野猪干扰素基因高效表达生产技术的研究; ④黑龙江野猪细胞系的建立; ⑤冷应激对黑龙江野猪细胞凋亡、周期及相关基因表达规律的影响; ⑥黑龙江野猪及野家杂交猪的核型与显带分析; ⑦野猪体细胞核移植最优体系的筛选。在学术上取得了较大成果。 二是对野猪及野家杂交猪的应用技术在驯化、遗传育种、饲养与营养、繁殖技术、养殖模式和技术等五个方面进行了全面和系统的研究。包括 ①野猪的驯化与饲养管理; ②野猪不同杂交组合模式的测定与比较; ③野猪和野家杂交猪人工授精技术的摸索与建立; ④野家杂交猪各种养殖模式和养殖技术的建立和比较; ⑤野家杂交猪不同效果功能饲料及其营养学。在应用技术研究上取得了很多成果。 三是对理论研究和应用技术的科研成果迅速转化,进行了产业化研究和推动开发。包括 ①研发了产业化推动五大体系:生产技术体系、市场销售体系、产品加工体系、组织管理体系、技术培训体系; ②建立了产业化开发四大模式:养殖模式、生产模式、产品模式和组织管理模式; ③建立了组织管理模式和网络:牵头组建了黑龙江野猪产业联盟、协助并指导成立了7家野猪养殖合作社、为30多家野猪企业做科技依托单位并建立科研基地、带动并服务于300多家野猪养殖企业及养殖户; ④以科技支持企业不仅生产种猪,而且研发生产鲜活肉类、肉罐制品、保健品、工艺品5大系列100余种产品,研发野猪专用饲料及添加剂20余种; ⑤共同打造部分野猪产品品牌。使我省野猪及野家杂交猪养殖在养猪产业中占有一定份额,独树一帜,形成了我省“野、特”猪肉产业。项目带动力大,辐射面较广,带动黑龙江,辐射吉林、辽宁、内蒙、江苏、河北等多个省及俄罗斯。产品远销至深圳、广州、上海、北京、俄罗斯等地。

  • 相关文献

[1]为我国肉牛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与发展纪实. 李伟,殷元虎,王芳,黄萌. 2011

[2]黑龙江省玉米主要种质基础现状分析. 曹靖生. 2000

[3]黑龙江野猪分布与生物学特性. 马红,刘娣. 2012

[4]高油玉米产业化开发在黑龙江省发展前景. 孙德全. 2002

[5]黑龙江西瓜价格波动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李文枫,黄峰华,李杨,毕洪文. 2019

[6]黑龙江省工业大麻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建议. 张明,张利国,房郁妍,郑楠,王贵江,张树权. 2020

[7]黑龙江省的马铃薯产业现状. 牛若超,吴国林. 2007

[8]黑龙江省马铃薯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牛若超,吴国林. 2007

[9]黑龙江省水稻生产的发展及其对生. 矫江,耿立清. 2000

[10]黑龙江省主推高产大豆品种及产量提升的关键技术. 郭美玲,郭泰,王志新,郑伟,李灿东,赵海红,徐杰飞. 2020

[11]近20年黑龙江水稻育种对水稻产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刘宝海. 2014

[12]黑龙江省水果产业低迷原因及振兴对策. 解艳华. 2006

[13]浅析黑龙江省玉米产业化途径. 陈喜昌,李波,高云,刑东光. 2003

[14]黑龙江省饲料高粱的育种研究与发展趋势. 张育松,刘淑芳,王黎明,焦少杰,申忠宝. 2002

[15]黑龙江省大豆高产栽培技术. 赵贵兴,吴俊江,王金生,夏晓雨,季妮娜,马力,李进荣,毕伟伟,张丰屹. 2022

[16]野猪与北京黑猪杂交试验. 何鑫淼,王文涛,吴赛辉,彭福刚,汪博,刘娣. 2011

[17]野猪骨桥蛋白基因表达及与家猪的对比分析. 张冬杰,刘娣,杨国伟,汪晓鸿,孙丽华. 2009

[18]野猪YFM复方麻醉剂麻醉效果的研究. 刘焕奇,曲志娜,邹明,刘玉萍,刘娣. 2011

[19]野猪MC4R基因的克隆及变异初步研究. 杨秀芹,于浩,顾志刚,刘娣. 2007

[20]野猪CAPN10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李海涛,杨秀芹,刘娣.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