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湖北省地道药材规范化种植研究及示范基地建设

文献类型: 获奖成果

作者:

作者机构:

获奖名称: 科技进步奖

获奖等级: 一等奖

关键词: 种植;示范;规范;药材;基地;基地建设;示范基地;湖北;建设;地道药材;规范化;湖北省;研究;规范化种植

第一完成单位: 湖北中医药大学

获奖时间: 2007

摘要:   该项目于2001年由湖北省科技厅立项,项目编号为2001AA304A。该项目为2001年省科技厅、农业厅、(原)计委、药监局共同组织,湖北中医学院、湖北省中医药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北京同仁堂、恩施硒都、湖北恒松等医药集团、25种地道药材产区市、县科技局共同承担并完成的湖北省“十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   该项目按照《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标准,进行了黄连、茯苓等25种湖北地道药材的物种鉴定、良种选育、栽培环境质量检测,在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每种药材的生产标准操作规程(SOP)、生产管理规程(SMP)及药材质量标准,使药材生产从产前、产中、产后得到了规范,从源头上保障了药材质量安全、有效、稳定、可控。在此基础上,重点对黄连、茯苓、玄参、党参、湖北麦冬等5种药材进行了产业化研究,其中黄连、茯苓、玄参通过了国家GAP认证现场检查。   该项目的主要特点为;   1、省及药材主产区市、县、乡政府及有关部门全方位参与,组织实施;   2、集中了全省从事中药材科研、教学的大专院校、科研单位,构建了项目研究平台,产学研相结合的思路明确,规范化种植技术研究及示范基地建设完成的较为出色;   3、联合了省内外大型中药企业作为项目支撑,以公司+农户+科研单位的模式,建设的药材原料基地面向市场,效益较好;   4、开展了多层次的技术培训,普遍提高了产区干部、药农规范化种植中药材的意识和的技术,形成了一大批科学种药的基层人才队伍。   该项目研究成果已广泛应用推广到全省药材主要产区,已建设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5.5万亩,辐射种植面积34.4万亩,综合经济效益8.72亿元,新增产值约3.35亿元,新增利税3736.5万元,出口创汇580万美元。同时,申报了6项发明专利,其中4项已授权;制定并发布了利川黄连、紫油厚朴等13个地方标准;认定了5个药材栽培新品种;已获3项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完成了资丘独活、荆半夏等5种地道药材商标注册,发表科研论文80余篇。

  • 相关文献

[1]湖北省地道药材厚朴规范化种植研究及其地建设进展. 林先明,唐春梓,郭杰,何银生,刘海华,廖朝林,郭汉玖. 2008

[2]湖北恩施紫油厚朴种植基地发展现状. 唐春梓,刘海华,林先明,廖朝林. 2010

[3]紫花苜蓿在湖北省的适应性研究. 刘洋,郭安国,熊军波,危浩,郑岑,田宏. 2015

[4]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谭旭辉,张抗抗. 2013

[5]基于AHP法的湖北省农业科技需求研究. 杨文静,张兴中,刘骏. 2013

[6]湖北恩施地道药材黄连的发展历史与开发前景. 唐春梓,刘海华,廖朝林,林先明,艾伦强. 2011

[7]来凤半夏规范化种植发展研究. 郭杰,刘政华,谢玲玲,张军,林先明. 2010

[8]恩施紫油厚朴规范化种植研究及产业发展对策. 廖朝林,郭杰,林先明. 2010

[9]党参的主要原植物与药材性状. 廖朝林,张国华,郭汉玖,黄燕,由金文,何银生,张宇. 2007

[10]恩施地道药材GAP基地建设与药业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 杨永康,向极钎,刘海华,覃大吉,廖朝林. 2011

[11]黄冈市蚕桑产业化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叶建美,李祖发. 2010

[12]新时期档案信息化管理研究. 叶华英. 2019

[13]基于农业农村大数据应用的乡村基础信息分类规范. 陈娉婷,沈祥成,罗治情,马海荣,郑明雪,官波. 2022

[14]浅谈事业单位档案的规范化管理. 叶华英. 2019

[15]湖北莲藕产业发展的若干设想及建议. 周明全,何建君,胡中立. 2002

[16]湖北现代农业出现的新特点及发展对策. 黄其振,张俊,邢美华. 2015

[17]湖北省柑桔施肥概况调查. 鲁剑巍,陈防,余常兵,万运帆,刘冬碧,王富华,王明锐,王运华. 2003

[18]试析湖北茶产业供给侧改革的主要对策. 陈福林,房超,宰吾. 2017

[19]湖北省无籽西瓜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戴照义,王运强,龚钰,王舒景. 2018

[20]湖北省高粱地方种质资源鉴定和主要农艺性状评价. 李莉,刘昌燕,陈宏伟,万正煌,刘良军,伍广洪,黎大革.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