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中国棉花生产预警监测技术研究与应用

文献类型: 获奖成果

作者:

作者机构:

获奖名称: 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获奖等级: 二等奖

关键词: 花生;棉花;技术;监测技术;生产;技术研究;监测;预警;花;研究与应用;研究;棉花生产;中国

第一完成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获奖时间: 2008

摘要: 中国棉花生产预警监测技术研究结果得到政府、协会、企业和棉农的广泛认可。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探索,我国棉花生产预警监测理论体系和方法学已基本形成,已成为我国棉花新的信息源,成为政府信息的重要补充。据不完全统计,2001-2007年应用《中国棉花生产景气报告》达到1500万人次以上,有120多家专业网站进行了转载,范围广泛。由于CCPPI和CCGI具有监测、预测、预警和决策指导的功能,系列出版物《中国棉花生产景气报告》与中国优质棉网(WWW.CCPPI.COM.CN)在国内外的地位日益上升,影响力日益扩大。 中国棉花生产预警监测系列报告由全国优质棉基地科技服务项目、科技部公益项目、中国棉花协会棉花预警监测等项目联合支持,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主持,毛树春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任首席专家,组织全国17家研究机构176名成员组成课题组,从1997年开始,针对“棉花种多少,长得怎么样,价格如何”等产销问题,以及农业信息不对称问题,综合应用农学、经济学、信息学、统计学、计算科学、生态学、气象学和预警预测预报,历时9年完成的成果。 经9年的研究和应用实践,已建立棉花生产信息采集、加工、诊断和发布的体系和方法学,创建中国棉花生产景气指数(CCPPI)模型和中国棉花生长指数(CCGI)模型,具有较好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于1999年开始发布中国棉花生产预警监测系列报告,到2007年已出版中国棉花生产预警监测系列报告130多期,成为棉花产业经济领域新的信息源,科学植棉决策的好帮手,棉花期货价格变化的航标,研究结果得到政府、协会、企业、科研和棉农的多方认可。

  • 相关文献

[1]竹节参人工栽培技术研究. 向极钎,杨永康,覃大吉,曾凡忠,廖朝林,由金文,唐春梓. 2005

[2]21世纪湖北省棉花生产展望与对策. 蓝家样. 2001

[3]棉花生产消费趋势和发展对策. 詹先进,别墅. 1999

[4]设施栽培连作障碍克服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顾玉成,吴金平. 2011

[5]发挥工程中心优势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王长清,熊远著,邓昌彦,梅书棋. 2002

[6]试论加入WTO对我国棉花生产的影响及对策. 程贤亮. 2000

[7]棉花生产存在的问题与增产增收措施. 余隆新,关伟,何杏姣. 2002

[8]新政策下湖北省棉花生产现状与对策建议. 曹鹏,高广金,别墅,李蔚,王珍. 2015

[9]湖北省棉花生产的主要问题及栽培技术对策. 余隆新,周明炎. 2005

[10]影响湖北省棉花生产的要素浅析. 余隆新,易先达. 2003

[11]草地贪夜蛾在湖北的越冬研究初探. 常向前,吕亮,万鹏,许冬,罗汉钢,李文静,张舒. 2022

[12]黄板监测茶小绿叶蝉种群动态分析. 毛迎新,谭荣荣,王友平,黄丹娟,周国珍. 2017

[13]三峡水库淹没区作物多样性及其特点. 张其昌,姜达炳. 2004

[14]湖北省食品安全现状分析及建议. 李书谦,陈丹娜. 2008

[15]某规模化猪场外环境中非洲猪瘟监测及防控建议. 郭锐,周丹娜,刘泽文,杨克礼,高婷,袁芳艳,刘威,李畅,夏三林,邱振乾,田永祥. 2023

[16]湖北崇阳水稻蛀秆螟虫灯下发生情况监测与分析. 吕亮,王治虎,常向前,张舒. 2015

[17]肉鸡空肠弯曲杆菌的监测与分析. 龚振华,张康,王丽萍,王娟,隋兆峰,王洪伟,罗青平,王建琳,徐建义. 2014

[18]褐飞虱田间致害型监测. 吕亮,陈其志,张舒,杨小林,常向前. 2009

[19]2002—2014年陕西省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变化动态和小麦品种(系)的抗病性. 李强,李高宝,岳维云,杜久元,杨立军,康振生,井金学,王保通. 2016

[20]湖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体系建设现状及对策. 李书谦,陈德元,周有祥,丁自立.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