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海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海南鹅杂交利用技术示范推广

文献类型: 获奖成果

作者:

获奖名称: 海南省科技成果转化奖

获奖等级: 二等奖

关键词: 海南;技术示范;利用;利用技术;技术;鹅;示范;杂交;杂交利用;示范推广;海;推广

第一完成单位: 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获奖时间: 2012

摘要:   1、课题来源与背景:   2007年海南省科技厅立项的事业费项目。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发展,人们的生活习惯也在发生变化,在居民食物结构中,对肉类而言,脂肪含量高的瘦肉、鸡肉等比重下降,牛肉、羊肉、鹅肉等却迅速上升,食用鹅成为新时尚。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生产的粮食仅够解决人的口粮,不可能拿出太多的粮食发展畜牧业,因此发展节粮型畜牧业是根据我国国情制定的一项畜牧业发展方针。鹅是草食家禽,觅食能力强,食谱广,可利用田间地头、草山草坡等各种环境下的牧草放牧,既不与人争粮,也不与牛羊争草,且生长快,精料消耗小少、产品丰富,饲养技术容易掌握,设备简单,规模可大可小,周转快,投资少,见效快,养鹅业是一项极有发展前景的养殖项目。   海南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水草资源丰富,养鹅条件优越,自古以来就有养鹅的习惯。因此,海南拥有适应性强、抗病力强、耐热耐粗饲等优点的多个地方鹅种,如定安鹅、万泉鹅、白莲鹅等,非常适合在海南气候条件下饲养。但海南鹅体型偏小、生长速度慢,养殖经济效益低,已不适应产业化生产。项目针对海南鹅养殖存在的问题,开展海南鹅杂交利用研究,通过杂交试验筛选出优良杂交组合进行示范推广,提高养殖海南鹅经济效益,促进海南鹅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   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在生物界,两种遗传基础不同的植物或动物进行杂交,其杂交后代所表现出的各种性状均优于杂交双亲,这种现象称之为杂交优势。杂交产生优势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例如不同品系、不同品种、甚至不同种属间进行杂交所得到的杂种一代往往比它的双亲表现更强大的生长速率和代谢功能,从而导致器官发达、体型增大、产量提高,或者表现在抗病、抗虫、抗逆力、成活力、生殖力、生存力等的提高。不同品种鹅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遗传特性,因而具有不同的用途和种用价值。经济杂交是改变生物的遗传结构,提高产品产量和质量的有效手段。开展鹅的经济杂交,充分利用杂种优势进行商品鹅生产,是提高养鹅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之一。项目应用杂交优势原理。通过饲养试验筛选出海南鹅与其他鹅种的优良杂交组合——海南本地鹅♀×阳春鹅♂,杂交后代90日龄只均体重4.1公斤以上,比90日龄的纯种海南鹅只均增重0.4公斤以上。   3、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   首次对海南鹅进行杂交利用研究,通过杂交试验筛选出海南鹅与其他鹅种的优良杂交组合,填补了海南省内空白,项目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4、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   通过我们的研究并结合示范推广应用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作为海南鹅杂交利用技术应用于提高养殖海南鹅的经济效益、促进海南鹅养殖业发展是切实可行的。该技术安全可靠,适用于海南省范围。

  • 相关文献

[1]小菜蛾抗性治理及可持续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小菜蛾可持续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进展. 李振宇,吴青君,谌爱东,吴益东,侯有明,何余容,李建洪,谢圣华,章金明,符伟,马春森. 2011

[2]超级稻两优389高产示范及栽培技术. 黄垂雄,王效宁. 2008

[3]甜菜夜蛾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甜菜夜蛾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研究进展. 周利琳,王少丽,江幸福,许再福,慕卫,王冬生,王小平,陈浩涛,杨亦桦,吉训聪. 2012

[4]甜菜夜蛾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甜菜夜蛾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研究进展. 周利琳,王少丽,江幸福,许再福,慕卫,王冬生,王小平,陈浩涛,杨亦桦,吉训聪. 2012

[5]杂交水稻新组合特优1617在海南示范及高产栽培技术. 王惠艰,严小微,翟李楠,韩义胜,岑新杰,唐清杰. 2023

[6]优质杂交水稻新组合博Ⅱ优818在海南示范及高产栽培技术. 唐清杰,严小微,王惠艰,唐力琼,邢福能. 2018

[7]鹅对五种作物副产物的表观代谢能和真代谢能测定. 顾丽红,张亚格,李茂,周汉林,周帅,徐铁山. 2017

[8]海南品牌畜牧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黄礼光. 2000

[9]无核黄皮在海南的生物学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韩剑. 2005

[10]海南瓜菜产业发展的优势、现状及对策. 肖日新,谢琼. 2005

[11]加速海南荔枝、龙眼产业发展浅议. 陈业光. 2000

[12]海南省大面积推广应用除草剂的成效. 周传波,肖敏,吉训聪,陈文,梁安源,陈景仁. 2006

[13]海南的火焰兰. 陈云池. 1992

[14]海南生物质能开发利用现状及发展对策. 李向宏,何凡,林盛,陈文何,邓焕秋,严坚. 2010

[15]海南麻疯树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研究. 李向宏,何凡,林盛,范鸿雁,华敏,潘亚东. 2009

[16]水稻不育系琼香-1S光温生态育性的转换. 严小微,孟卫东,云勇,王效宁,林尤珍. 2008

[17]海南疣粒野生稻DNA导入栽培稻及其后代的SSR验证. 唐清杰,云勇,张吉贞,严小微,林尤珍,韩义胜,徐靖. 2010

[18]海南稻菜用地的现状、存在问题与改革对策. 胡春花,张吉贞,王海杰,韩义胜,王效宁,孟卫东. 2011

[19]海南代茶植物资源研究与开发利用. 李栋梁,符瑞侃,云勇,杨珺. 2017

[20]基于三维SWOT模型的国家南繁育制种产业化研究. 陈冠铭,曹兵,李宏杨.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