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获奖成果
作者:
作者机构:
获奖名称: 科技进步奖
获奖等级: 二等奖
关键词: 成灾;可持续控制;暴发;技术;持续控制技术;江苏;地区;烟粉虱;控制技术;控制;持续控制;粉虱;机制;可持续;持续
第一完成单位: 扬州大学
获奖时间: 2012
摘要: 烟粉虱是一种重要的入侵害虫,具有快速扩散和暴发为害特性。烟粉虱通过吸食寄主植物维管束汁液、传播病毒造成植物病流行、排泄的蜜露在植物上形成煤污病等方式对寄主植物造成严重为害,2005年江苏全省60﹪以上面积的蔬菜和棉花受到烟粉虱的为害,其中部分保护地蔬菜因为害严重而毁棚改种其他作物。2003年起,课题组从烟粉虱的生物学、生态学及测报、防治技术入手,对该害虫的暴发成灾机制进行系统研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可持续控制技术体系。 1.阐明了烟粉虱在不同生态区的越冬和田间扩散规律。通过模拟实验和大田系统调查,明确了在正常气候条件下,苏北、苏中、苏南三个生态农区烟粉虱可以分别在日光温室、双膜覆盖大棚、单膜覆盖大棚或玻璃温室内越冬。每年初夏,露地作物上的初始虫源来自越冬大棚。探明了烟粉虱从越冬场所向大田扩散的时间、范围、潜力,以及影响扩散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为烟粉虱的田间调查和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2.摸清了烟粉虱的田间发生规律。通过对不同生态农区的定点观察和系统调查,明确了在越冬保护地,烟粉虱可以周年发生为害;在露地作物上,第1代烟粉虱的发生时间、发生量,以及不同生态农区发生时间和发生量的差异与越冬虫源有关;明确了烟粉虱在棉花和几种蔬菜上的空间分布格局、发生为害规律,建立了蔬菜不同叶位虫量与全株总虫量的多元回归模型。研究结果为烟粉虱的田间抽样和防治时间的精准确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3.探明了烟粉虱的田间暴发机制。通过模拟实验和烟粉虱多世代连续转寄主试验,明确了烟粉虱可以通过叶片挥发物、颜色、内含物等因子对寄主植物进行有效选择;在寄主转移过程中,烟粉虱通过改变体内羧酸酯酶、谷胱甘肽转移酶和多功能氧化酶等抗性酶的活性而快速适应新寄主;在适宜寄主植物上,具有较高的繁殖率和较低的死亡率,从而保持较高的种群增长趋势。研究结果为阐明烟粉虱的田间暴发机制提供了重要参考。 4.建立了烟粉虱的可持续控制技术体系。在上述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强化越冬控制,加强扩散监测,露地早期防治”的防控策略;建立了利用黄板和指标植物为主要手段的预警技术;制定了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体的无公害防治技术;创建了以低毒高效农药为主的应急控制技术和“混用轮换,控制用药”的药剂使用原则。 2007年以来,研究成果在江苏盐城、泰州、扬州等地推广应用,成效显著。 一是提升了预报准确性,节约了防治成本; 二是提高了防效,挽回了产量损失。 据不完全统计,2007~2011年,该成果累计推广应用698.74万亩,平均亩增产值162.16元,节本(药本和工本)68.77元。增收节支两项合计161359.69万元。 通过项目实施,培养了一批懂技术、会防治的技术人员,推广区防效提高到90﹪以上,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项目区实行无公害治理技术,减少用药1~2次,化学农药用量减少10~15﹪,有效保护了农田生态环境,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
- 相关文献
[1]2000年江苏水稻品种多样性控制稻瘟病的研究简报. 周益军,程兆榜,范永坚,张文荟,陈毓苓,陆凡,陈志谊,严大富,花家禄,陈以仁,傅华欣,朱龙粉,张国林,姜春义. 2001
[2]江苏盐城农区棉盲蝽监控新技术的研究进展. 徐文华,王瑞明,刘标,臧慧,杨爱泉. 2008
[3]灰飞虱的生态学特性及可持续控制途径的研究进展. 李伟,郭慧芳,方继朝,王荣富. 2007
[4]长江下游棉区棉盲蝽暴发成因与综合控制关键技术. 徐文华,陈建平,张开朗,刘标,郑央萍. 2010
[5]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在江苏的暴发与综合防治. 赵统敏,余文贵,杨玛丽,赵丽萍,季英华,周益军. 2008
[6]2020年江苏省稻飞虱虫源地及暴发成因分析. 张国,朱凤,于居龙,张新凤,周晨,张建华,赵来成,姚克兵,焦杨,束兆林. 2022
[7]昆虫在生物多样性中的作用与地位. 张家兴. 2002
[8]我国南方蔬菜设施栽培可持续发展对策. 沈善铜. 1999
[9]现代农业发展的理念和途径. 董遵,刘敬阳. 2012
[10]论可持续的农田杂草治理. 马晓渊. 2000
[11]江苏省棉花可持续发展的现状与发展思路. 徐立华. 2007
[12]江苏省花卉技术发展研究. 李惠芬,周军,叶晓青. 2001
[13]江苏玉米粗缩病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研究. 周益军,程兆榜,范永坚,王朝辉,张文荟,吴淑华. 2001
[14]江苏规模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郑建初,卞新民,刘华周,张卫建,陈留根,朱普平,盛婧. 2006
[15]提高江苏主要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途径与对策探讨. 马康贫,姚於康. 2002
[16]稻田杂草控制技术的发展与现状. 胡加如,张学友,金丽华,冯新民. 2001
[17]水稻“小穗头”成因及其控制技术的应用. 王子明,周凤明,吕玉亮,吕宏飞,张安存,许明宝,陈志谊,张志高,朱述钧,刘永丰,刘邮洲,林茂松,丁晓帆,汪智渊,杨红福,吉沐祥. 2005
[18]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消长规律及其控制技术研究. 李洪山,赵阳,卞文斌,李慈厚,李红阳,陈彦秋,陈辉民. 2007
[19]江苏稻田蜘蛛种群及优势种调查研究. 成晓松,张俊喜,仇彩云,周加春,李红阳,李慈厚,顾慧玲. 2010
[20]江苏省早毛豆200―2001年中间试验总结. 顾和平,蒋小平. 200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不同杀虫剂应用植保无人机防治玉米草地贪夜蛾试验
作者:卞康亚;张海波;赵静;肖留斌;陈永明;王风良;杨荣明
关键词:植保无人机;玉米草地贪夜蛾;杀虫剂;甘蓝夜蛾NPV
-
10%硫虫酰胺SC对草地贪夜蛾的控制效果
作者:卞康亚;陈华;王风良;赵静;朱凤;张海波;杨荣明;姜春义;张玉;周国妹;陈永明;肖留斌
关键词:硫虫酰胺;草地贪夜蛾;浸卵法;浸叶法
-
10%溴虫氟苯双酰胺SC对草地贪夜蛾的控制效果
作者:王风良;姜春义;张海波;朱凤;肖留斌;赵静;沈田辉;车晋英;朱加萍;卞康亚;陈永明;杨荣明
关键词:溴虫氟苯双酰胺;草地贪夜蛾;喷雾法;浸叶法
-
江苏丘陵地区早春桃园主要小型害虫和天敌发生初探
作者:肖婷;褚姝频;许媛;周福才;姚克兵;杨敬辉
关键词:桃;小型害虫;黄板;天敌;生态位
-
秋后桃园主要害虫及防治策略
作者:肖婷;褚姝频;郭建;许媛;周福才;杨敬辉
关键词:桃;害虫;黄板;防控;橘小实蝇
-
4种不同性诱剂对玉米草地贪夜蛾诱集作用
作者:车晋英;陈华;陈永明;王风良;卢鹏;朱加萍;张海波;肖留斌;姜春义;金玲;朱展飞;张芳
关键词:草地贪夜蛾;玉米;性诱剂;种群监测;有效时间
-
不同小麦品种(系)在苏北盐渍化中低产田的适应性
作者:周克友;朱孔志;卢俊;余桂红;吴明昊;陈锦珠;王文成;卢霞
关键词:小麦;盐渍化中低产田;适应性;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