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矫正推荐施肥技术

文献类型: 获奖成果

作者:

作者机构:

获奖名称: 科学技术奖

获奖等级: 三等奖

关键词: 技术;推荐施肥;矫正;施肥;施肥技术;推荐

第一完成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获奖时间: 2009

摘要: 1.任务来源 本研究成果是自1997年始,在国家级和省部级11个科研项目范围内,历时12年完成的。任务来源有:农业部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学技术项目 “区域性农资及农作信息化管理关键技术的引进及应用【981025】”;科技部863项目“滇池流域面源污染控制技术研究” 专项专题“精准化平衡施肥研究【K99-05-35-02】”等11项。 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技术原理是将国际经典的最优推荐改变为矫正推荐,推荐目标不是为农民提供“最优”配方,而是找出农民“比较差”的环节,通过互动技术和科学计算发现并纠正农民在薄弱环节出现的问题,而在确定施肥期和肥料品种时尊重农民实际条件和生产经验,提高了推荐指导的可靠性和在实际生产中的实用性。 3.技术创造性与先进性 (1)创建了矫正推荐技术原理 经过长期蹲点试验与调查发现,我国农民在进行施肥时普遍具有的三项优势和三个劣势,三项优势是对作物生长状况、施肥期和肥料品种的把握更符合实际条件;三项劣势是对土壤与肥料当季养分供应状况、NPK比例、肥料养分投入产出平衡基本不了解。在此基础上首创矫正推荐技术原理。 (2)首次建立了供我国农民使用的五等级指标方法和分区指标体系 首次建立了供我国农民使用的五等级指标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创建了可供我国不同地区应用的分区指标体系。 (3) 研制了直达服务型矫正推荐软硬件技术产品 4.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 矫正推荐技术适用于我国所有农区各种作物,推荐的可靠性高。由于技术可靠,简便易实施,农民很乐于接受。若辅以采样测土,将可提高矫正推荐的精度,而在没有测土结果条件下,矫正推荐技术也有很好效果。 5.应用情况及存在问题 云南、上海等省自2000年就开始推广工作,至2009年,本成果共在全国28个省市推广应用,本项技术适合我国农村与农民技术条件,适合在全国范围普遍推广。 随着我国农业发展、现代通信技术、信息技术软硬件的发展,矫正推荐技术产品也应进行相应升级换代。 6. 历年获奖情况 无。 本成果适合我国国情,可广泛应用于农业及涉农行业,可直接为农民、农技推广部门、农业科研部门、农业主管部门、肥料生产与销售企业人员使用;该技术适合于我国所有地区、所有作物。随着我国耕地面积减少,实现粮食安全、环境安全和农民增收压力日益增加,适合我国农村大面积推广的科学施肥与耕地保育技术越来越重要,本成果有着广泛的发展前景。 为促进技术推广,将采取以下措施:(1)继续开展对本项技术的宣传与培训;(2)与各省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协作,建立本技术的推广服务平台;(3)加强产学研的合作,通过肥料生产与销售企业、农村销售网点,扩展本技术产品的应用推广。

  • 相关文献

[1]作物推荐施肥方法研究进展. 串丽敏,何萍,赵同科. 2016

[2]农业在线学习资源知识图谱构建与推荐技术研究. 赵继春,孙素芬,郭建鑫,钟瑶,王洪彪,王敏,秦莹. 2022

[3]基于产量反应和农学效率的白菜推荐施肥方法可行性研究. 山楠,串丽敏,刘继培,赵同科,沈丽. 2020

[4]玉米追肥机械施肥技术研究现状与分析. 何亚凯,赵学观,李翠玲,窦汉杰,李思,王秀. 2021

[5]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及创新发展策略. 李瑾,郭美荣,高亮亮. 2015

[6]北京杂交小麦节水栽培关键技术. 任立平,王拯,叶志杰,高新欢,董艳华,陈兆波,张胜全. 2020

[7]我国玉米品种发展现状与展望. 季广德,杨国航. 2009

[8]北京郊区板栗林下栗蘑栽培技术及效益分析. 隗永青,曹均,曹庆昌. 2010

[9]樱桃砧木嫩枝扦插育苗技术的研究. 周宇,张开春,闫国华. 2007

[10]浅析发酵床养鸡技术. 李娟,李吉进,邹国元,孙钦平,刘本生,高丽娟,刘春生,王海宏. 2012

[11]春玉米区玉米制种预防高温危害的方法与措施. 冯培煜,宋瑞连,王晓光. 2016

[12]沼液中硫化氢去除方法的研究进展(英文). 吴荣,刘善江. 2017

[13]玉米制种单粒播种技术及相关配套措施. 冯培煜,宋瑞连. 2015

[14]充足底墒播后不灌水时肥料和播期组合对小麦生长和耗水的影响. 薛绪掌,王志敏,秦勇. 2003

[15]设施蔬菜滴灌注肥控制系统水肥均匀性试验. 王秀,马伟,张睿,邹伟,周舟. 2011

[16]基于主动光源的归一化植被指数测定系统研究. 魏士平,陈彦,王秀,张睿. 2012

[17]施肥对扁穗冰草种子产量及其组成因素的影响. 孙铁军,韩建国,赵守强,岳薇. 2005

[18]丛枝菌根真菌群落对白三叶草生长的影响. 王晓英,王冬梅,陈保冬,黄益宗,王幼珊. 2010

[19]不同施肥处理对特菜根芹菜产量和硝酸盐积累的影响. 马茂亭,安志装,邹国元,杜连凤,刘宝存,赵丽平,赵同科. 2010

[20]蔬菜间作及氮肥调控对土壤硝酸盐及氮素表观损失的影响(英文). 吴琼,赵同科,安志装,刘宝存,邹国元,杜连凤.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