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火龙果新品种选育暨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

文献类型: 获奖成果

作者:

作者机构:

获奖名称: 科技进步奖

获奖等级: 二等奖

关键词: 新品种选育;技术;品种;关键技术;示范;品种选育;产业;应用示范;技术研究;关键;火龙果;产业化;研究与应用;研究;新品种;选育

第一完成单位: 贵州省果树科学研究所

获奖时间: 2010

摘要: 针对火龙果生产发展的重要性,从贵州热区火龙果生产的特点和主要制约因素考虑,从2001年以来,贵州省果树科学研究所与贵州省果树蔬菜工作站密切合作,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致力于火龙果新品种的选育和产业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先后在国家各级财政资金的资助下,设立研究项目(课题)10多个进行火龙果的基础与应用研究。 项目经10年研究,育成了紫红龙、晶红龙、粉红龙3个火龙果新品种并经贵州省审定,鉴选出抗寒株系4个,筛选出适合贵州南亚热带地区推广的火龙果资源4个,把火龙果从年均温20℃以上种植区扩展到18.5℃以上区域,拓展了火龙果在中国的地域分布;首次确定了贵州省精品火龙果基地建设的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种苗质量标准和标准化建园技术,编制《贵州火龙果产业发展规划》,并为行业主管部门采用;对火龙果的生态适应性、抗寒性表现、果实发育及生理生化特性、种苗繁殖技术、授粉技术、病害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大棚设施栽培技术、采后生理及贮藏保鲜技术、新品种配套栽培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首次分析了火龙果果实和花的营养成分,在火龙果贮藏保鲜技术上应用1-MCP、CaCl2处理技术;首次探索出用CTAB法提取火龙果基因组DNA的方法,采用分子标记对火龙果种质资源的亲缘关系进行研究。通过研究,形成了贵州喀斯特山区火龙果产业化关键技术体系,为火龙果产业化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成果具有创新性、实用性。经查新,该成果关于3S技术在火龙果的种植区划上的应用,选育出的火龙果新品种及授粉品种配置,贮藏保鲜技术研究内容,提出的技术规程、相关发明专利、抗寒性研究、火龙果茎斑病和茎枯病防治技术研究,火龙果新品种选育暨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国内外未见文献报道。 培育的火龙果新品种获首届中国成都国际农业博览会金奖和第三届贵州农产品展销会名特优产品称号。火龙果新品种选育暨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成果成果整体达国内同类研究领先水平。

  • 相关文献

[1]山区特色草畜高效生产关键技术产业化开发经济效益分析. 牟琼,毛同辉,吴佳海,李娟. 2019

[2]“黔岭1号”火龙果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王志华,朱安乐,范建新,刘荣,王帮汉. 2018

[3]"黔岭1号"火龙果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王志华,朱安乐,范建新,刘荣,王帮汉. 2018

[4]火龙果新品种‘黔果2号’. 郑伟,王彬,蔡永强,潘玺,张永忠,苏州,姜鹏,简学群. 2016

[5]火龙果新品种‘黔果1号’. 王彬,郑伟,蔡永强,袁建琦,张永忠,潘玺,姜鹏,苏州,简学群. 2016

[6]不同火龙果品种及不同生长调节剂对扦插育苗的影响. 郑伟,王彬,蔡永强,李兴忠. 2010

[7]不同品种(系)火龙果果实中氨基酸含量及组成分析. 王彬,郑伟,李兴忠,蔡永强. 2012

[8]3个品种火龙果采后生理特性变化与耐贮性分析. 张绿萍,解璞,王宇,袁启凤,王立娟,王彬,黄鑫. 2021

[9]火龙果新品种'黔红'的选育. 张雪,王壮,王荔,赵晓珍,袁启凤,肖图舰,马玉华. 2020

[10]优质多抗广适玉米新品种黔单21的选育及配套技术. 陈华璋,祝云芳,高翔,陈泽辉,王竹,王天宇. 2008

[11]“三高两低”杂交油菜油研九号的选育与推广应用. 侯国佐,杜才富,侯燕,张瑞茂. 2009

[12]贵州甘薯产业发展现状与展望. 彭慧元,邓宽平,宋吉轩,雷尊国. 2011

[13]6个桃新品种引进种植试验. 金方伦,黎明,韩成敏,张发维,敖学熙. 2016

[14]发挥省校合作优势 建设西部茶叶大省. 梁月荣,罗显扬. 2009

[15]优质牧草“黔金荞麦1号”种草养畜社会生态效益分析. 邓蓉,向清华,龙忠富,张洁,张定红. 2016

[16]香根草在贵州喀斯特山区的研究与应用. 王文华,熊元,孙锐锋,秦柱,李定友,胡海. 2008

[17]我国玉米育种中美国改良Reid和78599种质的作用及其再利用. 高翔,陈泽辉,祝云芳. 2003

[18]薏苡新品种粱丰薏2号选育研究. 张国兵,周棱波,汪灿,徐燕,白俊霞,邵明波. 2016

[19]甘蔗新品种黔糖5号的种性分析. 雷石富,雷朝云,谢惠珏. 2013

[20]线椒新品种黔椒7号的选育. 李正丽,杨新成,胡明文,朱文超.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