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灰漠土质量演变与可持续利用技术研究

文献类型: 获奖成果

作者:

作者机构:

获奖名称:

获奖等级: 二等奖

关键词: 利用技术;利用;技术;质量;漠土;灰漠土;持续利用;技术研究;演变;可持续利用;研究;可持续;持续;土质

第一完成单位: 新疆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获奖时间: 2007

  • 相关文献

[1]我国秸秆利用技术及秸秆粉碎设备的研究进展. 李浩,沈卫强,班婷. 2018

[2]鹰嘴豆的应用价值及其研究与利用. 张金波,苗昊翠,王威,热依拉,李利民. 2011

[3]矮败小麦研究进展及其在新疆的应用. 吴新元,张新忠,黄天荣,高永红,李冬,周安定,曹俊梅. 2007

[4]含糖棉纤维的微生物消糖技术研究. 苏垂龙,李朴范,吴高峰,张国胜. 1992

[5]“省公顷”生态足迹模型中均衡因子及产量因子的计算——以浙江省为例. 张恒义,刘卫东,王世忠,单娜娜,梁红梅. 2009

[6]基于循环经济视角的生态农业研究. 杨婧. 2014

[7]长期施肥下灰漠土易氧化有机碳的变化特征研究. 杨金钰,刘骅,王西和,贾宏涛. 2014

[8]高产高糖甜高粱主要农艺性状相关性研究. 郭建富,叶凯,冯国郡,涂振东,朱敏. 2011

[9]氮肥减施与配施有机肥对冬小麦土壤线虫群落结构的影响. 赵一,杨贝贝,朱新萍,陈署晃,陈小云,贾宏涛. 2021

[10]灰漠土无机磷形态转化及其有效性的定位研究. 徐万里,王讲利,刘骅,赵秉强,张夫道. 2002

[11]长期施肥对中国3种典型农田土壤活性有机碳库变化的影响. 张璐,张文菊,徐明岗,蔡泽江,彭畅,王伯仁,刘骅. 2009

[12]多菌灵对灰漠土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肖丽,冯燕燕,赵靓,周川,冶军,危常州,侯振安. 2012

[13]长期施肥下新疆灰漠土有机碳及作物产量演变. 许咏梅,刘骅,王西和. 2016

[14]生物炭对灰漠土铬Cr(Ⅲ)污染的钝化及生物有效性的影响. 任静,葛春辉. 2021

[15]外源磷及腐植酸施用方式对灰漠土有效磷含量的影响. 王斌,朱靖蓉,许咏梅,刘骅,杨涛,马兴旺. 2011

[16]长期定位施肥对灰漠土钾素形态的影响. 刘骅,王西和,郑惠琴,张云舒. 2008

[17]施肥处理对春季冻融期灰漠土农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吕金岭,刘骅,王西和,李太魁,寇长林,刘学军. 2018

[18]长期施肥条件下灰漠土磷的吸附与解吸特征. 王斌,刘骅,李耀辉,马兴旺,王西和,马义兵. 2013

[19]长期不同施肥下黑土与灰漠土有机碳储量的变化. 解丽娟,王伯仁,徐明岗,彭畅,刘骅. 2012

[20]长期施肥对灰漠土有机质和物理性质的影响. 王西和,刘骅,贾宏涛,蒋平安.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