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获奖成果
作者:
作者机构:
获奖名称: 中华农业科技奖
获奖等级: 一等奖
关键词: 面源;技术;农田;监测技术;技术体系;农田面源污染;污染监测;污染;监测;创建;体系;面;面源污染
第一完成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获奖时间: 2014
- 相关文献
[1]基于磷指数模型的海河流域农田磷流失环境风险评价. 吴汉卿,万炜,单艳军,陈延华,李强,李存军,胡海棠,张宝贵. 2020
[2]基于Geo-WebServices的农田环境动态监测与评价分析系统. 王莉,潘瑜春,王映龙,周艳兵,单东方. 2013
[3]海河流域农田氮磷面源污染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关键源区识别. 张巧玲,胡海棠,王道芸,邱春霞,李存军,白翠,靖亭亭. 2021
[4]加强食用菌安全生产提高产品质量. 胡清秀,陈文良. 2001
[5]植物表型监测技术研究进展及发展对策. 高宇,高军萍,李寒,郑文刚,张婉明. 2017
[6]加强食用菌安全生产 提高产品质量. 胡清秀,陈文良. 2001
[7]生物防治技术是IPM的基本策略. 王素琴,张帆. 2004
[8]利用多时相TM影像进行作物分类方法. 马丽,徐新刚,贾建华,黄文江,刘良云,程一沛. 2008
[9]利用TM遥感进行冬小麦苗期长势监测研究. 李卫国,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王纪华,赵春江,李秉柏. 2006
[10]温室蔬菜病害预警体系初探——以黄瓜霜霉病为例. 李明,赵春江,杨信廷,孙传恒,钱建平,董静. 2010
[11]新形势下北京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高华. 2016
[12]面向农户的农村科技信息服务模式选择. 张阳,龙从霞,彭志良,赵泽英,杨宝祝,张俊,游泳,刘禹. 2009
[13]北京市现代农民远程教育与培训体系建设、成效与思考. 孙素芬,罗长寿,郭建鑫,张峻峰. 2005
[14]水产生物技术的现状与展望. 丁学东. 1992
[15]农业物联网情景感知计算技术应用探讨. 肖伯祥,郭新宇,王传宇,吴升,杜建军. 2014
[16]对我国未来精准农业发展的思考. 赵春江. 2010
[17]基于Multi-Agent的智能植物系统的构建与应用研究. 吴升,郭新宇,苗腾,肖伯祥,温维亮. 2017
[18]农产品及食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关键技术研究进展. 杨信廷,钱建平,孙传恒,吉增涛. 2014
[19]植物三维形态虚拟仿真技术体系研究. 肖伯祥,郭新宇,陆声链,温维亮,郭小东. 2012
[20]精确农业研究进展. 刘微,赵同科,方正,王树涛.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添加剂对堆肥过程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减排效果
作者:李新荣;田壮;杨金凤;郭旋;杜连凤;王悦;成卫民
关键词:堆肥;挥发性有机物(VOCs);含硫有机挥发性气体;添加剂;沸石
-
沼液酸化贮存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段娜;刘倩如;郑鑫;薛文涛;刘宏斌;娄雨;林聪
关键词:粪污沼液;酸化贮存;气体减排;养分固持
-
间作修复对玉米镉含量影响的整合分析
作者:刘静;张祎;康凌云;杜连凤;赵会薇;闵欣月;邹国元;李顺江
关键词:间作修复;Cd含量;玉米;Meta分析
-
适用于农业科研人员的绩效管理与评价激励模式
作者:戴丽娜;谷佳林;梁丽娜;杜连凤;邹国元
关键词:农业科研;绩效管理;评价激励
-
中国北方农田氮磷淋溶损失污染与防控机制
作者:马林;王洪媛;刘刚;胡克林;梁超;杜连凤;郭胜利;柏兆海;王凤花;李晓欣;王仕琴;胡春胜
关键词:面源污染;氮磷淋溶;包气带;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硝酸盐脆弱区
-
地下水位波动对不同施氮量农田土壤硝态氮运移影响
作者:刘静;朱鑫宇;李顺江;康凌云;马茂亭;杜连凤
关键词:水位波动;施氮量;土壤溶液;硝态氮;运移;地下水;产量
-
尾菜酵液制备及部分替代化肥对设施番茄土壤养分、酶活性及品质影响
作者:高利娟;邹国元;丁效东;杜连凤;马茂亭;康凌云;刘静;李顺江
关键词:尾菜;发酵液;设施菜地;土壤酶活性;微生物量碳氮